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鼓动“消费爱国”不如厉行“降价救国”

(2009-01-15 08:36:23)
标签:

房产

爱国运动

财力

旗号

时艰

杂谈


 

 

在提出消费爱国运动之时,李辙先生还说,“如果政府允许这么做的话,他愿意拿出我的精力和我的财力去推动这个事情”,我以为,如果李先生真的有心,不妨把他旗下的楼盘率先降价到一个远离泡沫合理的价位,并积极游说服其他同行跟进,这种“降价爱国”的效果,大概比鼓动群众爱国消费要来得强些。

 

针对金融危机,出身于地产商的政协委员李辙先生提议,希望政府能够发动一场爱国消费、扩内需、救中国的运动。“具体做法是让每个人、每个单位把我们一年的收入都进行消费”。李先生很诚恳,如果政府允许这么做的话,他愿意拿出我的精力和我的财力去推动这个事情。
号召以爱国的旗号促消费,李澈委员不是第一个,之前不但有经济学教授倡言“现在买房,就是爱国”,还有党校教授也撰文称“积极消费就是爱国”。
一国经济下行的时候,国民积极消费确实能够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积极参与消费的群众确实是对国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称之为“爱国”也不为过,但这种“爱国”是建立在国家与国民双方受益的基础上,群众是理性消费,国家是客观受益。但如果据此我们要掀起一场名为“消费爱国”的运动,情况则恐怕会大不一样,难免会有很多群众在爱国旗号下产生不理性的消费冲动,买了不该买的商品。万一哪位老伯一冲动,把辛苦攒下的一点积蓄投给那些死扛着“泡沫价”不降的开发商,等房价合理回调之时,人家岂不要悔的跳楼?
在经济困难时期,积极参与消费确实是爱国之举,但刻意的提出“消费爱国论”甚至发动“爱国消费运动”则没必要。这涉及到消费能力的问题,对于那些富有的,且不乏爱国之心的人来说,他们不妨主动加大消费,换辆车,换套房都是爱国的表现;而对于那些经济状况不好或者正在恶化的同胞来说,就别提什么“消费爱国论”了,这无异于当面扇人家耳光,仿佛钱挣的少了,爱国心也随之弱了。
爱国之心本无价,但甚嚣尘上的“消费爱国论”却使很多人感到连爱国都开始变得有心无力,房价太高、看病太费、上学太贵,我们时刻都想买套房子以表达爱国之心,但地产商们却总不给一个爱国的机会,经济形势再差,他们也是不扛到最后一分钟绝不降价,正如本次两会上郭金龙市场所说:“恕我直言,你房价涨得太离奇!”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不是老百姓没有消费意愿,是生活中有太多后顾之忧,我们的社保还不完善,我们的医改还在征求意见,如果这些城乡消费者的眼前之虞和后顾之忧都解决好了,人们自然会以积极消费的方式,与国家共度时艰。
在提出消费爱国运动之时,李辙先生还说,“如果政府允许这么做的话,他愿意拿出我的精力和我的财力去推动这个事情”,我以为,如果李先生真的有心,不妨把他旗下的楼盘率先降价到一个远离泡沫合理的价位,并积极游说服其他同行跟进,这种“降价爱国”的效果,大概比鼓动群众爱国消费要来得强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