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是存是废,十一后再看
(2008-09-10 08:48:25)
标签:
民意十一长假次优蔡继明杂谈 |
早在去年五一长假被废之时,清华大学专家蔡继明即曾言道,随着有薪休假制度的实行,将来还应取消“十一长假”。而今,当五一黄金周的消亡已变为事实,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之即,蔡继明又适时地重复了他的观点,果不其然,其言一出,马上“雷”倒一片,短短几小时便遭到数无数网友抨击,据说,有高达八成的网络民意反对他。
事实上,蔡继明敢于提出取消十一黄金周的建议,是几分底气的。其一,有五一黄金周取消的前例为事实基础,在五一长假取消之前,也是曾有不少反对意见,但一旦成为事实,人们不也接受了?而且,取消五一黄金周也确实使交通和环境压力有所减轻;其二,我国已经开始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再加上新增加的几个传统假日,从理论上讲,黄金周已属不必要。
蔡教授的理论不能说没有他的道理,但也不是全然正确。首先,考量长假的取消是否得当,短时间内是无法确定的,而应以年度为单位,五一长假的取消当时虽然没引起反弹,有可能是人们都把年度度假计划推到了十一,或者春节等其他假期,如果因为五一长假的取消,导致想休假的人全挤到十一,那十一以后才能看到五一长假取消的真实效果;再者,虽然从理论上讲,我国已经在推行带薪休假制度,但从劳资强弱失衡的现状看,到底有多人少能够切实享受到这一制度还有待检验,在带薪休假制度推出到全面落实的这个中间阶段,保存一个黄金周或许正是保障劳动者休假权的次优选择,它未必最优,但却可以落实。
对于决策者来说,应充分重视民意对取消黄金周的态度,因为对于这种关系到几乎所有劳动者权益,几乎所有人都有切身体会的事例来说,公众是最有发言权的。如果说在日前发生的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一事中,有很多民意的表达是旁观的、随意的,情绪化的话,对于黄金周存废所表达的民意则是含金量最高的,也是最真实的。
当然,如前面所提到,对五一长假取消的评估,应至少在十一长假结束后才能做出,因此,今天的公众意见也只是参考,如果即将到来的“十一”旅游因为五一长假的取消变得不堪重负,难以忍受,说不定人们会改变意见,转而支持“十一”长假的取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