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不如沉默
(2008-09-11 08:19:40)
标签:
房产团购房价不买房运动邹涛深圳杂谈 |
团购最近成了房地产市场的流行语,短短两个多月,济南、郑州、南京,购房团购团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冒出来,团购吹响了房地产市场上的《集结号》,甚至有人喊出了“团结力量大,联合去砍价”的口号,发起这场团购运动的始作俑者,就是深圳的邹涛,而此邹涛,也正是数年前在深圳发起三年不买房运动的那位。
吸引这么多人报名参加团购的重要原因就是邹涛开出的价格,特区内每平方米均价8000元,特区外每平方米均价6000元,而深圳今年七月份的房价,特区内是每平方米26000元左右,特区外是每平方米11000元左右。
当下,正是国内房产商与消费者就房价到底要不要降博弈的关键时刻,一方死扛着不降价,一方憋着气不下单,双方都蹦着劲的时候,突然冒出个万人团购,不能不令人感觉异常吊诡,也难怪有人怀疑其中可能存在不足为外人道的精心策划。
在我看来,即使我们对邹涛的动机予以善意的理解,但万人团购本身到底结局如何也颇值得怀疑。团购能把平均26000的房子砍到8000?如果开发商能大批量地做此等幅度让步,那将不是团购的成就,而是房市已经崩盘,既然崩盘,按买涨不买跌的理论,人们完全可以继续等待更低的价格;即便开发商只给出少量的低价房,那面对上万的团购者,这房子岂不是杯水车薪--而且还要面对怎么分配的问题?
万人团购只是表达了无房者的一种集体愿望,但却很难对房价造成有力的影响。即便有影响,也只能对开发商有利,它使一些已经有点扛不住的开放商看到了民间强大的购房欲望,多少给了他们一些继续扛下去的信心。
很多时候,认清现实比盲从美好愿望更重要。2006年,邹涛呼吁人们三年不买房,当时的平均房价也就9400元左右,孰料越坚持价格越高,当不追随者坚持不住不得不买房的时候,发现恰好被撂在价格高岗上,如果2006年就买了9400的房子,今天又何必去追求那几乎不可能的8000团购价?
与其参加团购,我们不如选择继续沉默。团购仅仅是一种小团结,集体沉默才是无房者最大的团结。
当下,在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进行的是一场沉默的战争,对多数购房者来说,沉默下去,仅仅代表着再过几年蜗居的苦日子,但对于很多开发商,死扛着不降价,则意味着资金链的断裂与破产倒闭......无论是万人团购,还是潘石屹涨价,谁先占出来吼,谁就是示人以短,胜利,当然属于沉得住气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