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曲钢琴何以可消“民怨”?

(2008-07-30 09:33:02)
标签:

民怨

文化局长

钢琴

陶诚

美国

杂谈

分类: “全本”乱评

 http://www.thefirst.cn/mmsource/image/2008-7-30/0730-NEWS02_1.jpg

一袭黑西装,红底白格领带,金丝框眼镜——作客广州电视台“行风大家谈”节目的广州市文化局长陶诚,一如既往地儒雅和诚恳,可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虽然他“有备而来”,但观众和主持人近2个小时接二连三、不留半点情面的“投诉”和“质疑”,让整个演播大厅充满了“火药味”。从耐心倾听,到频频点头虚心接受,再到不断更改坐姿,陶诚真有点招架不住。在节目最后,陶诚已略显疲态,主持人仍“不放过”他,请他即兴演奏钢琴。一曲《献给爱丽丝》之后,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是节目由始至终最持久的一次掌声,“似乎一下子暂消了很多‘民怨’”,不少刚才还在提意见投诉的市民,忍不住跑过来跟陶诚握手,有的还盛赞“局长真是有德有才,又靓仔啊”。
广州《新快报》的这则新闻有颇多可回味处,比如节目制作的大胆、真实,市民们的直接、认真,官员们的开放、谦逊,都似一股清新的南风迎面吹来,但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陶局长那一曲“暂消民怨”的钢琴演奏。
文化局长弹钢琴使民怨暂消,这当然只是来自记者的现场观察与感受,并非群众的直接反应。但作为旁观者来说,我是认同这一感受的,至少,通过琴声,群众可知晓两点,其一,局长也是凡人,且是爱好音乐感情丰富的凡人,即是凡人,则大概不会铁石心肠无视群众的怨气;其二,局长可以钢琴曲与群众交流,钢琴曲总比打官腔要动听的多。于是,一曲钢琴之后,亲民政治也罢,音乐无阶层也罢,文化局长已从高高在上的政府大员回归到你我之间,信任初步建立,民怨自然暂时消解。
可不要小看这这小娱乐带来的信任,它往往能大大改善群众对政治人物的印象。在美国历任总统中,笔者对克林顿一向颇有好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细节,就是十几年前在电视上看到他为公众表演萨克斯,距离感顿时大为缩小,而这一曲萨克斯不但在美国电视史上写下纪录,后来也成为了他成功赢得大选的转折点。前几天笔者亦曾梦到奥运会开幕式上父母官联袂为全世界献歌一首,梦中居然感动的涕泪横流。
事实上,我国政府官员中多才多艺的比比皆是,会弹奏钢琴的肯定也不在少数,但能够与民同乐,在公共场合为群众献艺的却不多,这里面有官场现实规则的原因,也有外部渠道匮乏的因素。我们殷切的希望,官员们都能够象陶诚一样,放下架子,走出办公室,直面公众,与民同乐;也希望政府与媒体能够积极地制造这种面对面的机会,破除管民距离。
毕竟,能与民同乐,方能与民同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