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都涨到哪儿去了呢?

标签:
经济财经职工平均工资广东杂谈 |
分类: “全本”乱评 |
针对数年来持续高增长的工资,网民们却普遍提出疑问,以为自己的工资并未相应增长。这其中当然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可能是没涨工资的人倾向于抱怨,而涨了工资的人则习惯于“闷声大发财”。但是即便如此,还有个疑问却不好解释:既然工资增长持续数年都远高于通胀率,那物价上涨带来的所谓民生问题岂不是个只影响少数下岗人群的伪问题?
昨天,中国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96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0%。
工资比去年增长18.0%,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不但抵消了物价涨幅对群众生活的影响,还实现了全国城镇职工收入的正增长,使我国城镇职工家庭的物质生活有了真正的改善。如果持续下去,几年之后,我国工薪阶层将实行真正的“工资倍增”。
事实是,统计数字显示的工资高速增长已经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
2007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4932元,这比起2006年增长了18.7%。
2006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1001元,比上年增长14.4%。
2005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8405元,增幅14.86%
2004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6024元,比上年增长了13%......
但是,针对数年来持续高增长的工资,网民们却普遍提出疑问,以为自己的工资并未相应增长。这其中当然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可能是没涨工资的人倾向于抱怨,而涨了工资的人则习惯于“闷声大发财”。但是即便如此,还有个疑问却不好解释:既然工资增长持续数年都远高于通胀率,那物价上涨带来的所谓民生问题岂不是个只影响少数下岗人群的伪问题?
广东是中国GDP大省,算是我国比较富裕的地区,上半年,为了让职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该省提出了一个“工资倍增计划”,按计划,从2008年开始,广东全省职工工资每年递增14%以上,到2012年比2000年工资水平翻两番。该计划提出时,曾令工薪阶层和舆论界感到异常欢欣鼓舞,但现在与近几年全国的平均工资增幅相比,广东计划已然落后了。
再对比今天的另一条新闻,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税收研究室主任孙钢表示,按照目前2000元的起征点,全国缴纳个税的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不到2%,也就是收入过12000的公民不过几千万,但按新公布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964元看,则几乎所有人都有资格缴个税。
我无意质疑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而且也认为统计局无造假数字的动机与必要,但我们却又不能无视统计数字与民意间真实存在的落差。或许,更详尽的统计报告内容与民意调查可以为我们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