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继续揣摩张孟苏事件

(2008-07-19 08:37:16)
标签:

留学

私立学校

假新闻

自我实现

张孟苏

新加坡

杂谈

分类: 有感

我们以为,张孟苏本人未必想把这件事炒作到媒体,她只不过是对老师虚构了一个美丽的故事,这其实是很常见的事情,但老师和不严谨的媒体炒作了这个故事。

因此,张孟苏既没有炒作,也没有犯大错,她只是象大多数有点虚荣心的女孩子一样,向老师撒了一个谎。我们都可能犯这种小错。但媒体和老师,却犯了大错,他们把张孟苏推到了风口浪尖,如果因此发生什么不测的事件,他们要对此负有主要责任。

 

 

张孟苏事件已经基本水落石出了。原来她是因助人为乐被新加坡大学录取,后来变成被专科录取,现在则变成被私立学校录取,而且还得学习一年才能取得去考专科学校的资格,20万奖学金也成了子虚乌有,这落差可够大的。

以上这些事实表明,无论怎么辩驳,这都是一则彻头彻尾的假新闻。

而且,我以为,这则假新闻很可能已经具备了自我实现的能力,也就是说,这本来是则假新闻,但在新闻的调查进程中,当事各方在压力之下,或者在面对的可能付出的更大代价的威胁下,把原本的假新闻一步步向接近真实推进。

比如,关于资助的问题,原来说是20万奖学金,后来变成私立学校4万元的学费减免,我甚至怀疑这减免的学费都是新闻负面影响出来以后,学校承诺的(查之前该学校在大陆的招生广告,没有任何一处提到会资助所谓优秀学生)。新加坡私立学校到大陆招生是为了什么?求才还是求财?

 

现在我们不妨试着揣摩一下这新闻背后的真相:

 

首先,我们必须确认一下事件核心人物的素质问题,据张孟苏老师和《楚天都市报》称,张孟苏虽然高考成绩不怎么样,但素质是不错的,在后续报道中,张孟苏也向媒体展示了一些获奖证书。而且,最关键的,也是这则新闻成为大家关注焦点的核心原因是:张孟苏是个喜欢做好事的高中生,人们因为她的道德素质而赞扬她。并因其道德素质,综合素质而借题发挥,抨击了中国的高招制度。

但是,她的道德素质到底如何呢?

我以为,她至少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事情发展到现在,无论中间有多少误会,总有一个事实无法抹去:在张孟苏与她老师与私立学校之间,至少张一个人(老师不会傻到平白无故单方面捏造事实还爆料媒体吧),甚至两个人都曾经撒谎。因为不经撒谎,不可能出现那么多简单的确定无疑的错误。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仅仅撒谎这一点就足以否定其高素质,可怜最初报道新闻的媒体,还竭尽全力的往回找补,说张孟苏确实做过好事。

 

确认撒谎问题以后,我们可以试着揣摩谎言背后的一些事情,当然仅仅是揣摩:

高三女孩张孟苏高考感觉不太好,一直在留意其他的出路,可能是偶然去了那次招生会,也可能是被约去的(有媒体报道张孟苏6月10日即找到舅舅,告诉其自己要去新加坡留学,并寻找村支书开具证明,而高考结束时间为6月9日。其班主任透露,张孟苏没有填报高考志愿,一心想出国留学。)总之,她与私立学院(新加坡圣杰管理学院)挂上了钩(新加坡招生代理称其在6月10日武大招生咨询会上“发现”张孟苏,并邀请她与学院领导面谈)。

这当中又有一个关键,到底是因为张孟苏太优秀而被私立学校破格录取,还是私立学校想赚钱,上赶着找中国学生。如果是前者还能证明张孟苏素质起了作用,如果是后者,则张孟苏就是一个付费消费者,私立学校当然不能挑剔消费者的素质。我们倾向于后者。(几年前就有报道,中国学生是新加坡私立学校的衣食父母,由于前来新加坡求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减少近60%,超过70%的新加坡私立学校在未来两年可能会关闭)。

鉴于张孟苏涉世未深,我们揣摩,她很可能是一心想出国而不在乎一些条件,又或者是对私立学校的模糊的广告式口吻信以为真,比如,1年后考取某某政府学院可获20万奖学金,而且很好考之类......

然后,她又把这些美好的愿望加工以后,向老师报喜,我们揣测,做好事被新加坡老师看中这个传奇就是在这个环节被加工进去的,因为按《楚天都市报》的报道,张孟苏确实是帮助过一位西南交大的老师,这个事实是张孟苏中学老师不可能编造出来的,而新加坡人又断然否认,那只能是张自己把这件事情与招生挂上钩,其实这也好理解,因为不如此,被新加坡大学录取的奇迹确实很难取信于人,包括其老师。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其老师何卫星被这传奇所感动,召来了媒体......接着影响到了招生学校的信誉,毕业学校的信誉,或许,接着,才有了四万元学费的减免。

 

我们以为,张孟苏本人未必想把这件事炒作到媒体,她只不过是对老师虚构了一个美丽的故事,这其实是很常见的事情,但老师和不严谨的媒体炒作了这个故事。

因此,张孟苏既没有炒作,也没有犯大错,她只是象大多数有点虚荣心的女孩子一样,向老师撒了一个谎。我们都可能犯这种小错。但媒体和老师,却犯了大错,他们把张孟苏推到了风口浪尖,如果因此发生什么不测的事件,他们要对此负有主要责任。

 

环视整个事件,最收益的是那些私立学校,它憋到最后,等到事件炒到人尽皆知,才出来发话,每年来中国淘金的国外私立学校成千上万,只有这家为大家所周知,赚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