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信海光
信海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598
  • 关注人气:3,9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教师救助歹徒为何会引起争议

(2008-04-09 17:51:52)
标签:

歹徒

女教师

恕道

坏人

李建华

杂谈

分类: “全本”乱评
不敢讲宽容
不愿讲宽容
不知讲宽容
 
相关:
 
 53岁的威海市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遇歹徒入室抢劫,她在身中数刀的情况下与歹徒斗智斗勇最终占得上风,面对精神崩溃、瘫倒在地的19岁的歹徒,李建华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将歹徒搀扶下楼,一路上向路人掩盖歹徒身份,使歹徒得到及时救治。李建华的行为在社会上引发广泛争论。批评者认为,李建华善恶不分,她的行为很迂腐。

李建华拯救的虽然是一个歹徒,但因此说她迂腐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李建华救助歹徒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使他逃脱法律的制裁,而是为了延续其生命。这歹徒,采取措施挽救一个已被治服的歹徒,就象战士在战场上救护一个受伤的俘虏,再正常也不过了。相反,即使不从善恶角度讲,假若李建华听凭歹徒死在家中的话,恐怕也难逃法律责任。

从“拯救”的角度讲,李建华拯救的不仅是一条生命,甚至还包括了歹徒的灵魂与良知,正如她所说:“我当了很多年的幼儿园老师,对待犯错误的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用行为去感化他。”歹徒的未泯良知,很可能会因为李建华的行为而复苏。一场刻骨铭心的感化,对犯罪分子来说,其效果往往大于三、五年的牢狱之惩。这让人想起《悲惨世界》开头一幕所描述:出狱的冉阿让偷了收留他的主教家的银餐具,被警察捉回主教家对证,主教笑道:“是我送给他的……可是兄弟,你怎么会忘了拿走这两支银烛台呢?”8年后,被感化的小偷---冉阿让成了一位好市长。

倡导和弘扬李建华身上体现出的宽容精神,即有助于减少犯罪,又符合中国人传统中讲究的“恕道”,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来自社会上的争论却很不正常,很多人拿农夫和蛇的故事作比喻,以为李建华的行为会助长恶者的气焰,很多人以为,对坏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坏人就该任其灭亡。而事实上,李建华周围不宽容的人确实也很多,她之所以没告诉别人歹徒身份,“是怕他走不到医院就被人打死”。

传统的“恕道”之所以在很多人当中没有市场,我想原因有三。其一,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令人痛心的,无原则纵容坏人的事例存在,这些事例的结局往往是“好人不得好报”、“坏人得享天年”,人们因此不敢对坏人施以宽容;其二,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人群,受不良意识影响,笃信丛林法则,相信以牙还牙,以暴制暴,最近大受青少年追捧的小说《坏蛋是怎么炼成的》即此种观念集大成者,粉丝们把“同情心只会让你软弱”之类话语奉为圭臬,他们当然不愿讲宽容;其三,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过于功利、务实,在课程设置上,传统教育、人文教育一环异常薄弱甚至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没学会讲宽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