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情书呢?

(2008-01-26 22:52:17)
标签:

情书

杂谈

专栏

情感

分类: 有感
 中午随便搜索频道,看到湖南台的一个综艺节目,主持人正在读一封三十年前的老情书---两位花甲老人,也就是情书的作者以及拥有者,在台下一会儿眉开眼笑,一会儿热泪盈眶......
 情书是那种以前很常见的老信纸,一行一行的隔开,最上面还有抬头,湖南省某市歌名委员会之类。
 我就想,假如自己也参加这么个节目,还真的很难拿出一封有纪念意义的信呢,不是没写过,也不是没收到过,但是,它们都不是实体的,而是作为比特流存在于网络或者电子载体上。
 可它们都哪里去了呢?
 有一些曾经被封存在手机上,就是那些总也舍不得删的短信,但最后终究还是被删除了,有时候是由于故障问题,有些时候是因为误操作,有些时候干脆就是因为换了手机。
 另外一些存在网络上,电子邮箱里,以前总以为在网上的东西会比家里要持久、安全--毕竟有大公司的硬盘做保障,但实际却不是那么回事,人家的硬盘或许不会坏,但网络却未必全随我意。放在家里的信,尽管可能被压在箱子底下,但终有一日可能会被重新翻出来---你儿子翻也好,孙子翻也好。但那些电子信箱呢,一旦被遗忘,就永远不再属于我,要不就是被垃圾邮件淹没掉,要不就是被网络公司给清理掉---这些网络公司是最不可信任的,它会说你的信箱不属于活跃用户,全给你清空掉。可是,你凭什么把人家的旧信都抹去?
 
 即使公司们承诺永远保留着你的信息,但你也不知道这些公司能活多久。从这个角度讲,存在于互联网上的--保存在企业硬盘上的东西,永远是不可靠的,就好比我在新浪上写博客,我就必须自己备份,因为即使新浪保证它会尊重你的信息,即使新浪一百年内不会倒闭,你也无法保证那些黑客、红客不对你感兴趣。
 一封纸写的情书,放到哪里都知道它是封情书,知道它的历史、当事人等等,即使情书本身不告诉你什么,那张泛黄的信纸也能透露些消息。但一封电子邮件,一旦离开了互联网,被存到了硬盘上,它就只是一段乏味的WORD文档而已。
 而且,即使你把它存在了本地,它还是不如封存一张信纸那么安全。你总要换电脑,你总要重装系统---好,为了更安全,我们把它刻录到光盘里。但光盘也是有寿命的,而且出奇的短。据说,1980年,日本曾经把几张CD埋在地下。20年后,当挖掘者拿出CD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它们已经全部变质。有藏碟习惯的人也知道,家里的藏品几年后总会坏死一批,这不是盗版商的质量问题,这就是碟片的宿命。我的一位朋友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唯一的保障光盘内容安全的办法是“每隔一段时间给你的资料备份,而且同一份资料做两个备份档案,这样你的资料就能像接力赛跑的接力棒一样传递下去了。 ”
 当然,光盘的短命可能因为它是化学产品,我们可以选择金属构造的硬盘存储珍贵的情书,据说,这东西不但经久耐用,而且即使扔到河里经水浸泡再捞起来,数据依旧可以恢复--如FOX电视剧《越狱》所描写--但这活,也只有FBI才能干得了......问题还有,从本文开头提到的温馨情书,到扯过来的水淋淋硬盘,这情趣之间的天差地别,难道竟是网络时代或者网络一代的尴尬甚至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