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文化杂谈财经 |
分类: “全本”乱评 |
http://www.hinews.cn/pic/0/10/16/58/10165853_035778.jpg
相关文章:馒头国标破坏的是中国标准的含金量
压强为150000帕的强力车门的普遍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危及了公共安全,但在夹死歹徒事件中,危及公共安全的车门却是做出了保护公共安全之事,也算以毒攻毒。但中国实际上有生产出国际最棒自动门的先天优势,为什么却没有做到呢?
报载,1日下午,三名“劫匪”欲在广州一辆大巴上持枪抢劫。乘客报警吓走了两名劫匪,第三名劫匪在强行打开车门逃窜时,被司机及时关车门夹住脖子,不久死亡。公共汽车自动门能把劫匪夹死,这一细节引起不少网友惊叹,真是“史上最强车门”。(注:劫匪之说是多数报道所用,似乎后来又有人说不能确定是否劫匪。姑且以多数为准)
大巴司机与乘客机智勇敢,在歹徒对抗过程中,即保护了自己,又实施了反击,这当然值得称道。但“最强车门”的出手,也确实把观众吓出了一身冷汗,试想,这车门如果夹的不是歹徒,而是普通乘客呢?普通乘客在道德上应该比歹徒略胜数筹,但这似乎不能为他们的物理属性防御上有所加成。我们上班下班每天有多少次与“最强车门”擦肩而过?歹徒被夹死或许是个意外,因为这里面可能参杂有许多其他偶然因素,比如歹徒自身的健康状况、被夹要害部位的巧合等,但有一点却是客观事实,就是车门之强力。
实际上,除了夹死歹徒事件,近来各种“强力门”夹死夹伤市民事件已是多次见诸媒体,比如,某市地铁车门夹死乘客、某市商厦旋转门夹死儿童等,各类“强力门”已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隐患。而这种“力”有多大呢,据我检索,还真有人研究过,西北工业大学力学实验室主任耿小亮老师曾经对不同类型的公交车门闭合时所产生的力度做过一个测试,公交车门在车门闭合相对静止时,最高可产生30.5公斤(299牛顿)的力,一般在24.5~26.5公斤左右。以广州劫匪脖子被夹面积是20平方厘米计,其所受的压强为150000帕,相当于10个75公斤重的成人摞在一起在地上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按医生的说法
“30公斤的力作用到人的脖子上,时间稍微长一点,可能造成窒息。如果是手指、手腕等皮下脂肪较少的部位,可能会造成挤压伤,甚至指甲脱落等外伤。”
可见,强力车门的普遍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危及了公共安全,但在夹死歹徒事件中,危及公共安全的车门却是做出了保护公共安全之事,也算以毒攻毒。
追根究底,自动门伤人事件的多发主要与产品的生产设计有关系。比如,中国对自动门生产还没有纳入生产许可制度。目前自动门执行的是2005年12月实施的《自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此标准主要针对门的生产过程,但对安全使用却很少规定,而新的“自动门安全技术规程”又尚未出台。这种现状下,使得中国的各种自动门与国际安全使用标准有不少差距。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以为,中国实际上有生产出国际最棒自动门的先天优势。中国是人口大国,不但人口总量大,而且密度也大,在公共场所容易产生拥挤是客观条件使然,正因为如此,我们公共场所中常用的各种自动门、自动梯以及其他类似设备都能够受到高强度、多环境的市场检验,从而生产出适合国情的最优自动门。中国的拥挤实际上是一种竞争优势,一种特殊的市场优势。按竞争力研究大师迈克尔-波特的理论,这种特殊的市场需求往往造就一个国家产品的竞争优势,国际上的例子比比皆是,拿瑞士来说,当地地理环境相当恶劣,山多沟多而且气候寒冷,这就需要多挖隧道,结果当地的测量仪器产业全球闻名,火车必需克服险峻地势,则当地机车质量世界一流,温度调节器质量也是一流;同样的例子还有日本,当地资源贫乏,则节油型汽车畅销世界,这更是众所周知。
但进一步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没有生产出全世界最安全的自动门,反而让“最强”自动门大行其道呢?我想其中原因很多,单从竞争力理论解释,可能的原因是:中国的消费者太温和,太老实,太好欺负,就说这最强车门,非得等夹伤人、夹死人才有去关注,而且公交公司或厂家还未必肯为之付出代价,那日常中无数次普通的夹人事件,有几个消费者会去投诉,维权?消费者的弱势和相关法规的趋炎附势,都使得中国消费不敢挑剔,不愿挑剔,甚至没有挑剔意识。结果就导致中国制造的产品,面临的国外客户比国内客户更挑剔,那我们的企业怎么创造竞争优势?弄一船打火机运到欧洲去,上岸一检查,不符合安全标准,退货!光运费都赔不起。从挑剔的消费者这个竞争优势讲,早期的美国人、后来的日本人、一直以来的德国人,都是最挑剔的消费者,这些国家的产品也随之达到顶级品质。比如一个德国人读报纸时被油墨弄污了手,他会打电话到报社抗议,这在其他国家很罕见,事实上,德国有全世界最棒的印刷机产业(是原因之一)。当然,除了挑剔的消费,还需要有务实负责的政府管理机构、挑剔严格的法律与消费者互为帮衬,这里就不多说了。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最近关于馒头国家标准出台的新闻,就知道国内有些人把劲儿用到哪里去了,不研究中国标准车门,而致力于中国标准馒头,我们的产品能没遗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