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华南虎广场意识 |
http://secure-cn.imrworldwide.com/cgi-bin/m?ci=cn-sina2006&cg=0
细究这种“质疑辛苦说”,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对社会事务的参与精神不够,或者说不习惯。人们希望把坚守真相的所有责任都由政府和专家学者承担起来,老百姓就能够关起门来过心净日子。 |
发生在陕西镇平的“华南虎照片”真假之争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说实在的,到底是真虎还是假虎,因为“打假”与“维真”双方都振振有辞,且都有专家级别人物力挺,咱们一般老百姓还真是没法说相信谁,心里是悲一阵,喜一阵,明白一阵,糊涂一阵。就我个人来说,当初发现华南虎之初,心里是真高兴,后来说是假的,不禁失落,再后来又有人拿出证据来说是真的,又高兴,现在又有人找出“假老虎”的原型——一张年画里。心里已经不知道是悲是喜了。
有媒体喊辛苦,说看了华南虎的波折之后,真不想再这么辛苦地怀疑下去,现在社会上造假的太多了,这样做人实在太累了。这话说得颇令人同情,但确实也有些许矫情。生活不就是这样充满怀疑与质疑吗?人类不就是在去伪存真的过程中接近真理?如果让你选择,你是选择在怀疑的“痛苦”中去辨析“华南虎照片”的真伪,还是去幸福地相信“万斤外星田”?
就“华南虎照片”事件来说,作为平民来说,我们现在有能力,有可能,有意识地去参与到“打假”、“维真”,这本身就是时代的进步、人权的张扬,是幸福而非痛苦,如果因为参与到真假讨论所带来的一些困惑而去责怪什么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岂不矫情?不是因为假象太多,人们怀疑着辛苦;而是我们以前质疑的不够,造假者付出少所以假象才多。
细究这种“质疑辛苦说”,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对社会事务的参与精神不够,或者说不习惯。人们希望把坚守真相的所有责任都由政府和专家学者承担起来,老百姓就能够关起门来过心净日子。毫无疑问,对于坚守真相来说,政府肯定是底线之一,作为民心所系的政府,如果它能够说谎而无所惮,这个社会是悲哀的;专家学者(知识分子)也是底线之一,他们被称作“社会的良心”,胡适也讲过“做学问应于无疑处有疑”,知识分子失去积极发表意见的广场意识甚而撒慌,不啻这个社会丢掉了良心。
但是,作为21世纪的公民来说,我们不能把“维真”的权力甚至义务都交到他者手上,当家作主和权力监控意识是现代公民精神的当然内涵之一。
在西方,早在古罗马城邦制度建设之初,就已开辟出了流动的广场。广场作为人流聚集的场所,同时也是权力的疏散之地。人们在广场之上聚讼纷纭、自由交易、自由议论,乃至于自由地选拔,形成了所谓公民广场意识之传统。然而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过“广场”这一开放的自由的概念,有的只是顶礼膜拜听从召唤的庙堂意识,四处张贴者无形的“莫谈国事”字幅,多数公民无法或者不习惯在公共领域表达意见看法质疑与质询,长久下去以至连怀疑的能力都几近丧失。现在,由于时代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维真权”,群众广场意识逐渐萌发,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这很是一件可鼓而贺之的事情,怎么还能叫苦叫累呢。
在华南虎事件中,我们无论把维真的权力交给官员还是学者或者媒体,都不如掌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