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一:
豆腐中的蛋白质是与肉、蛋、奶类的蛋白质不相同的。
前者是劣质蛋白质,后者是优质蛋白质,劣质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是对肾脏有害的。还有一点上面没有说到:制作豆腐的卤水或者石膏是人体无法接受的物质,对人体十分有害!
说法二:
豆腐里的蛋白质是粗蛋白,相对动物性蛋白是劣质蛋白,会给肾脏带来较大的负担,肾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等涉及肾损伤的朋友要少量食用,严重的应该禁止食用。

揭露上面的两种说法须先搞清楚三个问题:
1
豆腐所含的蛋白质是否劣质蛋白;
2
豆腐的消化过程是否损伤肾脏;
3
吃豆腐是否会使卤水(石膏)给人体造成伤害。

一、什么是优质蛋白质,什么是劣质蛋白质,豆腐中的蛋白质属于哪一种?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中,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这9种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自行合成,或是合成速率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必须要由食物供给,因此,这9种氨基酸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倘若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这样人体利用率就高,那么这种蛋白质就称为优质蛋白质,比如酪蛋白。一般而言,鱼、肉、蛋、奶等动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某种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称为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接近,因而利用率较高,所以它们都是优质蛋白质。
简单点儿说,就是组成某蛋白质的小零件(氨基酸)中,充分包含了9种必需氨基酸,而且量足,比例也与我们人体所需要的比例相似,这样就便于我们身体的利用,就是“好蛋白”了。照这个标准来看,豆腐中的大豆蛋白虽是植物蛋白,但包含了全部9种必需氨基酸,除了蛋氨酸含量略少外,其他氨基酸的含量及比例都很合理。因此,一般也将大豆蛋白定为优质蛋白。
其实,是否“优质”,关键还是看人体利用率的高低,这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很容易地解决。大家想一想,我们平时食用豆腐的时候是怎么吃的呢?难道会有人一顿饭只吃豆腐这一种食材么?相信没有人会豆腐煮一煮就这样当一顿饭了。我们都是会把它做成锅塌豆腐、麻婆豆腐、鸡蛋豆腐、黄鱼炖豆腐等菜肴,搭配着主食米饭、馒头等一起吃下去。这就好了,多种食物混合食用,其中所含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就可以相互补充,比如,鸡蛋、谷物中的蛋氨酸含量就很高,与豆腐一起吃正好可以互补。这就是所谓的蛋白质互补作用。
正因为此,食品营养学中只有优质蛋白的概念,却没有劣质蛋白质一说,并且提倡人们饮食多样化,就是为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只要不挑食偏食,每顿饭都会是健康的一餐。

二、豆腐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是否伤肾?
我们吃下去的豆腐或其他任何食物,都是从食道进入胃,然后再进到小肠消化吸收的,没什么特殊的食物能从嗓子眼儿直接就遛到肾脏去了。胃的功能是把食物磨碎,变成食物糜,由胃蛋白酶等酶类进行消化分解。请问这时你还能分辨哪个是豆腐哪个是你吃下的其他的食物的蛋白质么。
那么蛋白质的消化是否伤肾呢?一般而言,我们的身体是不能贮存蛋白质的,无论我们一次摄入多少蛋白质,都必须把这些营养消化掉,而蛋白质的分解过程中要脱氨,氨则由尿液排出体外,这就是肾脏的工作了。如果摄入的蛋白质过多,产生的氨也会更多,需要大量的水分来代谢,这样就只能让肾脏加班加点地工作了。倘若肾功能本来就不好,很可能会让它累出毛病来,因此肾病患者要特别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

三、吃豆腐是否会使卤水(石膏)给人体造成伤害?
这个问题我讲起来实在没情绪。都知道杨白劳是喝卤水死的,但卤水归卤水,豆腐归豆腐,A+B→C+D,一个是反应物,一个是生成物,起来化学反应之后才能有豆腐啊,你总不能又想要收成又想要种子吧。这是纯化学问题,绕个弯儿就能想明白了,想必不用我再掰开揉碎地细说了吧。
无论怎样,食物也只是食物而已,无论是豆腐还是其它食材,只要善加利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总是更有益处的。与其去费脑筋斤斤计较于它们的“坏处”,真的不如好好想想怎样让它们更好地为我们的身体服务,毕竟,健康才是我们真正关心的主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