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

(2007-07-23 12:46:02)
标签:

老照片‘北京

京腔叫卖

   卖什么吆喝什么,这是买卖人的行规。那时候,人们又都住在胡同的院子里,不吆喝谁知道您卖东西来了。也许因为这缘由,北京城的叫卖声形成了“一绝”:句子简短,重点突出,抑扬顿挫,京腔京味,渐渐地形成了一种民俗文化。

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

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

城墙古迹

    北京城的城砖主要分两种,—种是小城砖,长29厘米,宽14.5厘米,高4厘米,这种砖大多是元代烧制的,由于年代久远,很难见其真身了。另一种叫大城砖,长48厘米,宽24厘米,高13厘米,重14公斤,明建北京城时多数用的就是这种砖,以后的城砖也是按照这个标准烧制的。这种砖不属于北京制造。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

民俗庙会

    老北京的庙会详尽地统计起来不太容易,因为有的庙会是一年一度,有的一个月内就有几天,会期除固定的,还有不定天数的。老北京著名的庙会有成方街、长椿、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厂甸、白云观等地的。此外,还有五显财神庙会,朝外东大桥的东岳庙庙会和蟠桃宫庙会,也都很有名气。郊区县的庙会也极富特色,除妙峰山外,丫髻山碧露元君祠、白龙潭的开潭、戒台寺的晾经、天台山魔王西顶娘娘庙等都很有名。

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

风味小吃

    老字号,一个恒久、尊贵而荣耀的名字!他蕴涵了丰富的人文和历史。其人物、事件以及轶闻、趣事等,积淀了厚重的传统文化,令人开怀,发人深思,给人启迪。老字号是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品牌,是中华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工商业的精英.

   灌肠是北京人爱吃的小吃,也是一种大众街头小吃;爆肚是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吃,最早在清乾隆年间就有记载,多为回族同胞经营;炒肝历史悠久,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淡的特色,吃炒肝时应就着小包子沿碗周围抿食;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补佳品,它是用面粉放入锅内炒到颜色发黄,麻仁也炒至焦黄,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匀,然后将搓得均匀的面茶放在碗内,加上白糖,用开水冲成浆糊状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很受百姓喜爱;焦圈是老北京男女老少都爱吃的小吃,酥脆油香的味儿,真叫人吃不够。北京人吃烧饼,常爱夹焦圈,喝豆汁也必须吃焦圈。                         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

北京胡同

    在明代就多达几千条,其中内城有900多条,外城300多条。清代发展到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2550多条胡同是元朝的产物,蒙古人把元大都的街巷叫做胡同——据说这蒙古语的意思是指水井。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老北京的“老”就体现在这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