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遇到这样几件事情,值得写几个字析说一下。
十九岁第一次去西安,与两个朋友一起在西安动物园对面的小吃摊上点了三份了最便宜的黑褐色凉饸饹,先付了钱,再吃饭。吃完老板又问我们收银子,解释说吃前付过了,老板严重不依,然后大呼小叫,我们赶紧又付了一遍。
去前不知道西安“人心险恶”到如此地步,令人印象极为深刻。
第二件事情,二十四岁上,与同事三人一起游山东曲阜,坐他们的人力三轮车,讲好了一辆车四十块,拉三个地方:孔府、孔林、孔庙。结果到点一个人收四十,而且当众威胁,不答应就群起而攻之。
难道是我听错了?是我自己讨价还价的啊,况且我们几个人都听得真真切切,一辆车四十,突然变成一个人四十了?同行者有位女同志,赶紧息事宁人,掏钱打发走完事。
几十年后的今天再回头想这些事情,这才发觉我们当时那种顽固的认知其实是完全错误的。不说别人,单说自己吧:几十年里只要一想起来就耿耿于怀,似是往事历历在目、毫微毕现,甚至还是一记再记式的,想要做什么干嘛用呢?用别人的错误永远地伤害自己?
其实本质应该是这样的:也许当时我记错了呢?也许当时他记错了呢?最最严重,江湖险恶,这也是众人皆知的大概率事情,天下就我一个人天真烂漫,还以为是怎么怎么回事呢。
从一开始,我们就应该能早做准备,预知一点接下来的各种风险点、危害度,能规避的尽力规避,实在回避不掉的,早早自认倒霉,吃一堑长一智,千万别弄成“怨妇型”的,即不能补救于万一,又不能启示于明日。
真碰见事了,我们坦然对之:料想会有一劫,没曾想劫数就在于此,然后一笑了之,再不回顾。
而我,恰恰为此琐细事情纠缠计较了几乎一辈子。这完全是性格,甚至是人格的严重缺陷。
自我有性格缺陷甚至人格缺陷,用一生的感悟这才渐渐明白过来那么一丁点。
年轻时候认的那些死理儿,不知道存埋于心里多久。比如相信爱情,爱情至高至上主义,认为绝对不可以介绍对象,人是需要自我发现自由恋爱的。而且,这辈子一定要找一位自己心爱的人……
认为,自己真心对待朋友,那么朋友理应如此回应,如果有人负我,我发誓这辈子定不原饶此君,一世绝情。
认为,长幼有序,谁胆敢逆天反上,那就此绝交,说是“不共戴天”也行,不放过,不饶过,说的就是世故亲情。
还有,不会行情送礼,也天然厌恶那些遍地奔走的行径,更不耻于自身,所以与标配的现实社会严重脱节,渐行渐远。
喜欢孤独,不再多烦求于任何人,包括身边最亲近的。
从话少再到话无,与任何人事,不再多亲多近一分。
这都是年轻时候的我,然后渐变到现如今的自己。难道不是一种心性上的先天不足、后天接着不足,永远不觉不悟自以为是的么?
现在,确实能想明白许多了,也理解了社会人的那些常态行径了,但自己又能改变些什么呢?我是能改变自我,还是能影响它人?说句老实话,我连自家媳妇都改变不了,只有她更加厌弃于这个倔性子的“我”,一天甚于一天的程度。
初即不能成识时务者,后亦不能为人之俊杰。今天终于是看明白自己了,却更有一种无力感。只是问“后悔”于否,那就强打精神说:
就这样吧。老天识下你,你就是这样的人了,不改了。
2025年8月1日星期五下午3时28分
只能如此
年轻的时候遇到这样几件事情,值得写几个字析说一下。
十九岁第一次去西安,与两个朋友一起在西安动物园对面的小吃摊上点了三份了最便宜的黑褐色凉饸饹,先付了钱,再吃饭。吃完老板又问我们收银子,解释说吃前付过了,老板严重不依,然后大呼小叫,我们赶紧又付了一遍。
去前不知道西安“人心险恶”到如此地步,令人印象极为深刻。
第二件事情,二十四岁上,与同事三人一起游山东曲阜,坐他们的人力三轮车,讲好了一辆车四十块,拉三个地方:孔府、孔林、孔庙。结果到点一个人收四十,而且当众威胁,不答应就群起而攻之。
难道是我听错了?是我自己讨价还价的啊,况且我们几个人都听得真真切切,一辆车四十,突然变成一个人四十了?同行者有位女同志,赶紧息事宁人,掏钱打发走完事。
几十年后的今天再回头想这些事情,这才发觉我们当时那种顽固的认知其实是完全错误的。不说别人,单说自己吧:几十年里只要一想起来就耿耿于怀,似是往事历历在目、毫微毕现,甚至还是一记再记式的,想要做什么干嘛用呢?用别人的错误永远地伤害自己?
其实本质应该是这样的:也许当时我记错了呢?也许当时他记错了呢?最最严重,江湖险恶,这也是众人皆知的大概率事情,天下就我一个人天真烂漫,还以为是怎么怎么回事呢。
从一开始,我们就应该能早做准备,预知一点接下来的各种风险点、危害度,能规避的尽力规避,实在回避不掉的,早早自认倒霉,吃一堑长一智,千万别弄成“怨妇型”的,即不能补救于万一,又不能启示于明日。
真碰见事了,我们坦然对之:料想会有一劫,没曾想劫数就在于此,然后一笑了之,再不回顾。
而我,恰恰为此琐细事情纠缠计较了几乎一辈子。这完全是性格,甚至是人格的严重缺陷。
自我有性格缺陷甚至人格缺陷,用一生的感悟这才渐渐明白过来那么一丁点。
年轻时候认的那些死理儿,不知道存埋于心里多久。比如相信爱情,爱情至高至上主义,认为绝对不可以介绍对象,人是需要自我发现自由恋爱的。而且,这辈子一定要找一位自己心爱的人……
认为,自己真心对待朋友,那么朋友理应如此回应,如果有人负我,我发誓这辈子定不原饶此君,一世绝情。
认为,长幼有序,谁胆敢逆天反上,那就此绝交,说是“不共戴天”也行,不放过,不饶过,说的就是世故亲情。
还有,不会行情送礼,也天然厌恶那些遍地奔走的行径,更不耻于自身,所以与标配的现实社会严重脱节,渐行渐远。
喜欢孤独,不再多烦求于任何人,包括身边最亲近的。
从话少再到话无,与任何人事,不再多亲多近一分。
这都是年轻时候的我,然后渐变到现如今的自己。难道不是一种心性上的先天不足、后天接着不足,永远不觉不悟自以为是的么?
现在,确实能想明白许多了,也理解了社会人的那些常态行径了,但自己又能改变些什么呢?我是能改变自我,还是能影响它人?说句老实话,我连自家媳妇都改变不了,只有她更加厌弃于这个倔性子的“我”,一天甚于一天的程度。
初即不能成识时务者,后亦不能为人之俊杰。今天终于是看明白自己了,却更有一种无力感。只是问“后悔”于否,那就强打精神说:
就这样吧。老天识下你,你就是这样的人了,不改了。
2025年8月1日星期五下午3时2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