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审美口味,是不是变了?
有点太过厌弃城市这种高楼大厦了。
首先有特色的少,千城雷同,一个模样,一种模式。除去地名的区别,再无其它异同,再很少见那种低矮空旷的园林绿化空间了。
如今的城市,失去了灵魂,如果我们几千年历史文化传承算是灵魂的话。
过去那种经典的东西,亭台楼阁会堂馆所,几乎全被扫荡一空。比方我们小镇,再也搜寻不到一点过去的模样了。
小镇的巷子,消失了。
小镇的四合院,消失了。
小镇留有历史文化纪念的一些经典建筑,比方电影院、小什字的原生态,东方红广场,等等,逐一消失到无影无踪。
过去记忆中无处不在的地坑院,一个也没能留下。
如果还有什么的话,我想,每一个小镇生活过的人,自有他难忘的一些东西吧。
可以这样说,过去的小镇消失不见了,只徒留下一个名字,全部都在这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中,犁庭扫穴式的一清而光,一扫而空,一个不念,一样不留。
等同于重建了一个全新的小镇,只保留了“西峰”这个名字。
甚至连名字都改了,变成“庆阳”市了。
想想,哪个城市这几十年里不是如此这般模样呢。中国已经从一个平面的中国,变成为立体的中国了。处处都是钢筋水泥的森林,而且,千城一面,南北东西中大同。
这可怎么得了。
其实,每一个城市,正如每一位人物一样,都是有各自的面孔性情的,都应该规划得有自我的特点,哪些是历史,哪些是文化,哪些是绝对不能拆除的,哪些应该得到复刻复建。
再一个,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有空地,有绿黄橙紫,像极了一张中国画,你见到过满屏满纸的伟大作品么?中国古代审美里边,不是有线条之美、留白之说么?
高楼建设得太多了,以后可又怎么办?是不是给子孙后代们,造成了一种麻烦?今天如果造了多少吨的水泥,以后就得为这些水泥垃圾找到合理的去处,这个代价也是海量天价的。
我只是说,无论哪里,大小城镇,都应该具有自我个性,具备历史传承,有一种千年留传的文化符号在里边的。
比如山西,保存的好,留存的多,特别是乡下,农村,绝对有看头,有经头,对得起它的历史地位,值得后人们效仿。
大同的改造也是算一个样版工程,耿公于是被人铭记,耿公千古,当列太庙。
今天开车行进,无论是穿城而去,还是过乡入村,都没有值得人大书特书之处,新农村也好,铁皮房子也罢,一般模样,一种风格,以前还觉得惊艳,现在反倒是恶心。
如果再过几十年,这些又将成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那将来人,又如何看待今生折腾的我们呢?
还是长点心,花点时间,浪费一些精力,让我们的灵魂附着在躯体之内,把城市当成你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在螺丝壳里好好布道场,做一个算一个,经典经品,百年千年,留一些念想给我们的后人。
好好学习学习中国画的画风。什么叫书体变化,什么叫简约繁复,什么叫飞白留白,什么叫此处无声胜有声。你见过书画展上,只是一种字体一种画风的么?
总之,没有个性的城市,跟没有个性的人物一般,无趣无聊。让你天天进门吃同样的饭,出门永远遇见一张面孔,你也会倒了胃口。
2025年7月3日星期四上午6时1分
城市的灵性
现在的审美口味,是不是变了?
有点太过厌弃城市这种高楼大厦了。
首先有特色的少,千城雷同,一个模样,一种模式。除去地名的区别,再无其它异同,再很少见那种低矮空旷的园林绿化空间了。
如今的城市,失去了灵魂,如果我们几千年历史文化传承算是灵魂的话。
过去那种经典的东西,亭台楼阁会堂馆所,几乎全被扫荡一空。比方我们小镇,再也搜寻不到一点过去的模样了。
小镇的巷子,消失了。
小镇的四合院,消失了。
小镇留有历史文化纪念的一些经典建筑,比方电影院、小什字的原生态,东方红广场,等等,逐一消失到无影无踪。
过去记忆中无处不在的地坑院,一个也没能留下。
如果还有什么的话,我想,每一个小镇生活过的人,自有他难忘的一些东西吧。
可以这样说,过去的小镇消失不见了,只徒留下一个名字,全部都在这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中,犁庭扫穴式的一清而光,一扫而空,一个不念,一样不留。
等同于重建了一个全新的小镇,只保留了“西峰”这个名字。
甚至连名字都改了,变成“庆阳”市了。
想想,哪个城市这几十年里不是如此这般模样呢。中国已经从一个平面的中国,变成为立体的中国了。处处都是钢筋水泥的森林,而且,千城一面,南北东西中大同。
这可怎么得了。
其实,每一个城市,正如每一位人物一样,都是有各自的面孔性情的,都应该规划得有自我的特点,哪些是历史,哪些是文化,哪些是绝对不能拆除的,哪些应该得到复刻复建。
再一个,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有空地,有绿黄橙紫,像极了一张中国画,你见到过满屏满纸的伟大作品么?中国古代审美里边,不是有线条之美、留白之说么?
高楼建设得太多了,以后可又怎么办?是不是给子孙后代们,造成了一种麻烦?今天如果造了多少吨的水泥,以后就得为这些水泥垃圾找到合理的去处,这个代价也是海量天价的。
我只是说,无论哪里,大小城镇,都应该具有自我个性,具备历史传承,有一种千年留传的文化符号在里边的。
比如山西,保存的好,留存的多,特别是乡下,农村,绝对有看头,有经头,对得起它的历史地位,值得后人们效仿。
大同的改造也是算一个样版工程,耿公于是被人铭记,耿公千古,当列太庙。
今天开车行进,无论是穿城而去,还是过乡入村,都没有值得人大书特书之处,新农村也好,铁皮房子也罢,一般模样,一种风格,以前还觉得惊艳,现在反倒是恶心。
如果再过几十年,这些又将成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那将来人,又如何看待今生折腾的我们呢?
还是长点心,花点时间,浪费一些精力,让我们的灵魂附着在躯体之内,把城市当成你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在螺丝壳里好好布道场,做一个算一个,经典经品,百年千年,留一些念想给我们的后人。
好好学习学习中国画的画风。什么叫书体变化,什么叫简约繁复,什么叫飞白留白,什么叫此处无声胜有声。你见过书画展上,只是一种字体一种画风的么?
总之,没有个性的城市,跟没有个性的人物一般,无趣无聊。让你天天进门吃同样的饭,出门永远遇见一张面孔,你也会倒了胃口。
2025年7月3日星期四上午6时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