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影随行的故人

2025-03-03 06:52:15

        影星于洋仙逝,心里虽然也是一样波澜不惊的,却还是愿意为他扯上几句。

        于洋与我,简直就是如影随形般地,熟悉与喜欢。如果文革前二十二大明星里,选一位,我选于洋先生,可以并列者有王心刚、超过王晓棠、杨丽坤同志。

        八十年代初,西峰街头流行一种扑克牌大小照片式的影星照,一毛钱一张,买过好多张,最钟爱的就是二十二大明星的正装集影,压在家中的玻璃板下边,时时“温习”,于洋当然也是赫然如列的。

        那时候看的电影,最缺少不了的,就是这位,胖乎乎的,声如宏钟,气势如虹的经典正派大名人。像是看过多少回的,《火红的年代》,还有《第二个春天》这些,简直就是自我影视生涯的开山启蒙之作。

        而且,都不知道看过多少回。

        后来电影恢复发行期,才知道他主演的多了去,《英雄虎胆》,《大浪淘沙》,《青春之歌》,哪哪都有他的影子。

        他期实真是当代中国电影的一个缩影,跨时之长,艺术生命力之旺盛,无出左右者。

        直到彩色宽银幕电影时期,他居然也主演了一部哄动全国的《戴手铐的旅客》,一首《送战友》,一时风传于世,人人皆会吟颂。

        这个人啊,相信,我们这一代人,或者说几代人,都是难以忘怀的。

        居然,他的生命力还如此持久,这几十年里,其实一直都陪伴在我们左右,说是错过时代的二代人吧,其实就是一代人。

        过去走掉,还觉得心痛遗憾,现在又觉得,这就是人生的规律吧。看到他们鲜活的形象永驻银屏的时候,就不觉得有啥可以遗憾的了。

        我还真就时时温习这些老片子,只是为了寻找一种曾经的过往,一种情怀。像是去看忘一位故友。

        最近又重看过《火红的年代》,于洋在船厂向着全体工人发表的长篇激昂演说,居然句句声声能应和时下中国人的心声,一时也能听得人热血沸腾。这简直绝了。

        如他之人应是永存的,无论何地何时,不觉还有什么远离之忧。

 

 

                                                         202533日星期一上午639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慢三拍者 后一篇:苟活着的一群人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