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再来

2024-09-30 20:11:23

        近一段时间,兰州古玩城地下室里的人多了。摆摊的人也多,闲转的人也多,这是生意景气了?回暖了,难做了还是好做了?从口罩期开始,没见过这样热闹的。

        身为一名逛客的感觉是,带货者,外地来的人也渐渐多了,也有多年不见的外省人,甚至是外国人。

        见过山西的,河南的,山东的,西北五省的自然更多。还有中亚小国的。

        南方人很少见,不像十几年前有一度成群结队过来。

        本省外地过来的也不少,天水陇南好有一批,平凉庆阳的基本没有,估计他们有空都去了西安,毕竟是隔着一个六盘山不怎么方便。

        还有就是,东西丰富了不少,这些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成堆的仿古玉器,玉琮玉璜玉壁、良渚红山齐家,琳琅满目,眼花缭乱。

        见过本地行家拿起摊上的一只玉琮说:做得真到位,有一眼的东西。对方要价二千块。

        也见过些大东西,好东西,谁说地摊上没有真东西呢?周周坚持过来,有你想看的。

        这两天收获了几枚印章,一一道来:

        秦汉时期:

        其一,方块铜质,阳字面文“某某夜乐”。其二,方块铜质,阳字面文“文侯之印”。其三,方块铜质,阳字“谨某”。其四,地方玉质小方印,阳字面文“信汉将军”。其五,青铜小椭圆印,阳字面文“亚子”。其六,青铜小椭圆印,阳字面文“奖(壮)”。其七,青铜小方印,阴文“辛某”。八,青铜龟钮方印,阴文“王垚之印”。

        东西大概是中原河南一带的。虽然洒家辨文字的本领有限,看真假还是有一眼的。

        你能说,地摊上没有好玩意儿么?

        说一段过往的事情。

        若干年前,古玩城地下室还火热的时候,来了一位远方的朋友,带了一堆纸质的经典,有幸相中了其中一些信札之类。开价就是十万块,拿了五万现金,又带他去家里掏货,顶了五万的帐。

        他拿走的东西大概有:几千块第四套连号的人民币现钞。黄杨木佛塔、如意。民国老照片一批。印章一堆,含不辨识面文的镏金龟印一枚,汉私印若干。还有其它现已经忘记。

        说起来,最可惜的是那批老印,当时抱着一股子想法:拿这批精心收藏了几十年的印章顶钱,以后就放弃“印信”这个专项了。

        不知不觉,这就又开始收藏了,等同于重新起步。先有这几枚古印做底,相信很快就能恢复元气吧。

        我的感觉是,收藏的春天又到来了,商人杂起来,游起来,天南海北的东西多起来,真货自然而然就挟带着漂来了。有眼力者,可以看。有实力者,尽可以干。

 

 

                                                               2024930日星期一 二十点五分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错在第一步 后一篇:密码的流失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