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贵人

2024-09-29 07:01:37

        单田芳的评书里有一句俗话:人前显贵,傲里多尊。

        这是点评高人的,话不多,有气质,能服人。贵人语迟的意思吧。

        我有点相反,话多,抢话,人前显能。

        比如地摊上跟一初次见面的商贩谈论,尽是自说自话,这个怎么样,那个又如何,对方都插不上页子。难道对方都不懂么?不是说古玩里,“买的不如卖的精”么?人家搞一地摊的货,杂七杂八,零零总总,东跑西颠,这复杂的经历,求存的本能,不如一个成天到晚坐办公室喝茶的你么?

        有些人明白这个理儿,有些人就不,冥顽不化,比如我。

        其实对方真不是普通人。至少是个内行,半个专家,甚至零点八个以上的专家。比如我买几枚钱,说,把这两枚“大泉五十”也带(白搭给)上吧。

        对方说,“这是大泉十五。”

        我甚至急撩撩的都没能看清楚“大泉五十”跟“大泉十五”的差别。

        我又说,这枚钱锈不正常——言下之意,可能是赝品。他说,只是坑口。

        同时代的,他还摆了两样东西,那是一眼真的,果然跟钱币相比一个坑色。这此人家又对了。

        拿起两枚小印来,我自顾辨识起上边的文字来。这不是显能又是什么?辨识得出,辨识不出,有什么意思?告诉对方你很能奈?

        瓷器我则完全看不出来,他说,这是带彩的磁州窑枕。我不敢多言。

        又说,这是老青瓷罐。我亦不敢多语。

        也许此刻在人家眼里,我真是个小白。

        更多东西他完全不言语,自己看。看准了出价,如果他觉得合理,成交。这个过程都是“个人显能”了,你觉得老不老,好不好,自己判断,人家完全沉默不语。至于对与错,只能自己负责了。

        很多地摊生意,都是在这种自我显能和对方的沉默不语中,交易完成的。要不,怎么这么多的高仿与假货呢?许多“国宝帮”,就是自信于这一点,才与专家争论不休的。

        话说回来,你让卖东西的评价自己的,想让他怎么说?说点什么?古话里不是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么?让他自己讲,一般情况下只能说“东西真”,“东西老”,“东西还好”。再能说什么?坦诚一些的,让你自己多看,怕说不好。

        许多东西,卖家也是存疑的,或假或真看不清,超越了学识范畴,这样的,他能说是“一眼假”么?

        有时候,在古玩行里交流,感觉就是“一家之言”,自我话多话频。反倒是对方一直在寡言沉默,有时候笑笑,配合你的夸夸其谈。他有什么目的?东西能顺利卖出去,就行,无论中间是什么过程。

        昨天见到一山东河南一带口音的郭姓商人,坐在摊子前边聊了有两个小时,尽是自己叭叭叭,把他摊位上的所有挨个点评了一通。其实许多东西应有的名字和用途,最终还是听人家自我介绍的,这个是啥用途,那个是啥作用。回头再想,自己也乐了。

        虽然有点人前显能的意思,却也顺畅交流了一通,没怎么冷场,该买买,他该卖卖,双方都乐意满福了。临走还得夸他一声:遇见贵人了。

 

 

 

                                                                          2024929日星期日上午646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小国用强 后一篇:错在第一步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