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重灾区

2024-09-16 21:26:44

        说说收藏古玩行里的三大重灾区。

        第一,瓷器。几乎所有的地摊,包括所有的商铺,都有瓷器,从高古瓷到清三代再到民国民间。

        跟一个开铺的老商户聊天,敞开心肺,交心似地说了几句:虽然我也玩了二十多年,跑了隍庙不知道多少次,看过不知道多少博物馆,听来不知道多少期的“马未都”,但说句良心话,对瓷器,几乎一无所知,根本没能入门。

        判断不清楚一只瓷器的窑口,烧制方式,款式,年代。基本分辨不出来老新。如果让我说,只能是瞎讲乱说一气。

        其实,这些年一直都没能脱离开瓷器,你说,每天看摊子,进铺子,哪里能少得了几样瓷器呢?可就是不懂,有什么办法。书其实也看了,东西也亲眼见证了,眼见得一件瓷器很精美,上手把玩一番,就是说不出来一二,如此这般,又如何敢碰呢?

        第二,玉器。

        这几年,眼见得地摊上的玉器泛滥成灾。除去和田玉的各种玩意儿,大小件,更多有了一些“高古玉”——说白了就是石头,还美其名曰“地方玉”。这中间名堂就多了,从“红山”到“良渚”,从玉壁到玉璜,几乎无所不包。

        你说说,哪个摊上没几件“玉猪龙”,还有“玉壁”“玉琚”啥的?你要讲究,个个都有“鸡骨白”什么“土沁黄”之类的。

        要说加工方式,也应有尽有,你要人工的,就有人工的。没一个人承认他的古玉不到代,这事先申明的“假话”,你是信还是不信呢?

        第三,字画。

        字画这玩意儿,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了。任谁的都能仿,你说说,地摊上的“齐白石”、“于佑任”,是不是比他们这辈子写过画过的还要多?只兰州市场上就有多少,更别说全国,看看“7788网”上:搜谁,有谁。想谁,搜谁。价格保您满意。

        我甚至都看不明白一张字画,是手写的,还是印刷的。

        当然,如果你有学识,过了这一关,但远远不够,字画足够你学习一辈子的。西安有个鲁堂主,专攻于佑任,据他亲讲,他买来了所有出版过的于先生的各种书画集,研究了所有纸质章印,还有人物生平传记,把各阶段各种风格的变化了熟于心。就这,也难免还有什么不足。

        我们一般人,对一个人的研究,能有几毫几分呢?鲁堂主如果脱开了于先生,他的眼力又能如何呢?

        在隍庙地摊上,我亲眼见过各式人等的字画。也亲眼见过某收藏爱好者,一捆一堆地买买买个不停,我估计,他家里的名人字画超过国家博物馆了。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如果哪位的地摊上没有这三样,瓷器,玉器,字画,都不好意思出摊卖货了。

        话又说回来,总是天天有人蹲在地上,拿着手电筒放大镜,一样一件地仔细观察、研究,这也是最大宗的古玩商品,如果没有人买,哪里还有人卖呢?

        看节目多了,引起最大矛盾纠纷的,所谓“国宝帮”的,也还在于这三类。

        听说任意一家博物馆里,哪怕是私人的,这三类也是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的。东西摆放在他们这里,这就算是“真”了。这也就难怪了。

        你若问我来,这三样我也有有有,我也买买买。不懂也买。不买,除去这成席成宴的“大菜”,这地摊上几乎就没有东西可买了。

 

 

                                                       2024916日星期一下午916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曲不离口 后一篇:看透本质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