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结果

2024-09-14 10:05:35

  有一段日子,我们都是些技术派,从技术层面探讨怎么打台,怎么寻找时机,用兵排阵。

  事实是,我们自始至终有打台的决心和勇气么?其实不是台湾,而是背后的美西方整体社会。

  当年伟人为什么会说一不二,问题就在于,当时的中国跟世界几乎是隔绝的,所有决策团体,包括伟人自己,在外国没有一分钱的存款,没有一个认识的熟人,更不可能家属出国,自己一个留在中国当裸官的。那个年代,真正做到了“光脚不怕穿鞋的”,说打就打,说干就干,令至即行,随时随地随意。

  估计我说这话,大家都应该明白三四了。

  今天,首先中国经济跟美国深度绑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问题还在于,美国敢动你在美国的奶酪,我们却不一定敢动美国在中国的利益。

  还有就是,整个上层建筑,权力集群,全都跟美国高度捆绑在一起。人们千里求官的是啥?不就是一个财字。这战端一但开启,所有辛辛苦苦挣来的一夜之间清零,甚至会家破人亡。这个决心谁来下,哪一个能做得出来呢?敢下决心者不会被内部反噬?

  更何况,一但战争进入到相持焦灼状态,接下来又会发生些什么还是个未知数呢。

  所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我们,普通人,活在一个层次。而他们,永远是在另一个层面维度。所有关于战争的考虑,都不能不思想到这些,否则就是幼稚,就是不全面的。

  战争的开始也有一种:被迫。

  如果人家把战争强加于你,或者主动挑起事端,烘火浇油,让代理人打头冲锋,那许多顾虑就一下子消失不见了。至少道义的责任我们是不用背负的。这也许还是最佳的结局,于己,于人。

  当年中国的抗战就是这样开始的。怎么样,虽然坚持了八年,最终敌方必吃一败,中华民族从此血洗百年之辱,一发冲天,势不可阻。

  所以,我现在的结论是:尽力做好一切战争的准备。但绝不挑起第一枪。然后静观时变,后发制人。

  皮球踢到对方,还他们怎么应对了。

 

                     2024914日星期六上午959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心有所忧 后一篇:曲不离口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