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私对比

2024-07-30 09:01:21

  这几十年只在一家企业工作,算起来归国家管理时,大概有近三十年,为私人所拥有也亦十年,可以作个简单比对:

  私企是计算人工效率的,达不到国际标准,至少也要在国内平均水平甚至先进水平。因此,机构精简,运转高效,不多养机关人,更不愿意养一个闲人。至于广大一线用人,基本是成本控制最低的,大致以实习生和临时工为准。

  用私企管理者的一句话:企业绝不办社会。你对企业的用处就是好好工作,能完成份内任务。企业对你的报答就是按月发放的薪酬,薪酬之外,多无一分。至于什么学校幼儿园医院老干处这些,想都别想。更没有节假日的一些奢望,发米发面发油。私企也不承担什么社会责任,比如这里捐款,那里扶贫,如果有,也是被逼无奈,做做样子。

  私企没有宣传部,绝对不做任何内宣,花那个钱干什么?自己歌功颂德赞美自己?这不闲抽抽的么。

  私企绝对重视人脉关系,从上至下。感觉人力攻关是它的首要任务之一。如果打通了一届的人脉,那就有得三、五年好日子得混了。

  在私企十年里,没听见政府对企业有什么过多干涉,或者是我们这个层面根本无从知晓。政府也很明智,知道私企根本不尿,何必时常自讨没趣呢?

  私企经过一番成本控制,提质增效,最终是扭亏为赢的,这个相当恐怖。但要特别说明一句:当初被私企兼并的时候,私企始终都并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你猜猜,他们这是为了什么呢?估计懂的人都懂。许多办企业的,并非你们看到的那种表相赢利才叫赢利,背后运作之高深莫测,只有南方人,有华尔街经历的,或者才能道明一二。

  企时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情了。

  机关机构齐整且庞大。各部门齐全,领导班子齐备。

  出行个个架子大、派头足,很有“王国气势”。

  政府直接插手管理,感觉企业不像是自家的企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是攥在别人手掌心的。实质也正是如此:国企,必需接受政府的管理和指导,防止各类不测事件发生。

  承担的社会责任众多,诸如精准扶贫,或者其它事项。

  企业多多少少养了些社会职能部门,但也随大流,渐渐开始淡化弱化。

  企业正式职工比例明显增多,职工平均收入略高于私企之时。逢年过节有各类劳保慰问,五金齐全。

  企业轻易不能开除员工,这是国企的惯例吧。

  基本不讲劳动效率,更多注重裙带关系。提拔任用更是如此。企业内部等级森严。

  做为普通员工,私企时候,工作效率高,无那种虚头八脑的闲杂事,一心只谋企业生产服务经营。累是累一点,也简单明了。

  国企时候,明显感觉企业入不敷出,虚无的部门,务虚的部门及人员太多,坐机关都有来路,普通人绝难出人头地。说起来工作倒也不累,但心明显要劳累得多,心太累,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私企,挣钱了,但钱大都归了老板个人腰包,与群众是没太大关系的。

  国企听说亏钱了,但亏了谁,说不清。工资照发,待遇照有,我们是没有感觉的。

  国企连亏了几十年,还不照样正常运营?反倒是私企接管了十年,已经开始赢利了,却被断然叫停,重新收归国有,原因不好说。

  总归是,企业的一“放”一“收”,凭空里又多了些利益整合交换,这都是机会,总会有一拨人是得了利益好处的,这就不敢多深入了。

 

                     2024730日星期二上午843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小镇一游 后一篇:无忧的童年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