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与时俱进了

2022-09-01 07:54:30

  与同室随便谈了谈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说是中国有计划提高了高中职业教育的机会。这个可能又是学了德国的。

  又回到一个老问题,有些孩子肯定是不能适应现在的应试教育的,或者说,他们本来就是应试的差等生。这样的学生应该怎么办?

  一句话,早早结束这种活受洋罪的日子。但又不能任其放纵,是不是还得顺应着发现并培养他们的兴趣呢?

  有人提到过某外国的高中教育:随便一所学校里都一应俱全,篮球室,绘画室,音乐室,健身房,甚至还有木工屋,你有什么兴趣,学校都能尽力满足你。

  知道一点的还说,他们设立了各种奖项,在我们这里不值一提的,他们都能获得表扬和奖励……可能就是为了更加激发你的兴趣爱好吧。

  国与国不同,人与人不同,我们恐怕万难达到他们那种条件和水平。

  但,因势而动,顺应人性,这个本质我还是赞同的。其实孩子接受完基础教育,在青春期以后,特别是上了高中,就应该找到一定的方向目标,然后顺着这个自然发展了,至少不会白白浪费青春。

  我拿自身为例,高中时期,本人已经对几门学科彻底丧失兴趣与信心了,天赋不够,后天又缺乏动力,学得一塌糊涂。那时候每天上课对我来说都是一种煎熬,活受罪,在课堂里抓耳挠腮,频频犯瞌睡,但又没能力改变些什么。

  我的兴趣点当然是有的,可又能怎么着?大学里收你要你么?虽然你有长板,但大学里只收那种看起来板长一致的那种木桶式的人,比如,平均五十分,就要好过一个九十九分和一个零分。

  相信太多孩子,特别是高中以后的孩子,他们的长短处已经显露无遗了,人生的大致目标和方向也更加明晰可见了,该怎么走,方向将往何处去,已经有了自我的目标了,能不能因其人、顺其势呢?

  现在几十年回头看,当年许多课程对我来说几乎归零,比如物理化学那点可怜的知识,其实以我现在的知识体量,当年理解和掌握的这些,好老师再通过好办法,几个小时也许就讲通弄明白了,其余就太过抽象和高深,一辈子也用不到。

  还有政治、经济学,许多当年费心学来的,在以后的生活中一一都被否定,颠覆式的,早知道如此,又何必当初,几乎每天每周都在学习背诵。

  还有英语,知道英语还算是个好东西,只是我实在是学不会,记不住。

  我最美好的青葱岁月,一大半时间居然是在混,体制如此,一个人又怎么能够挣脱得了呢?

  现在讨论这个问题,就是感叹,难道一切还在重复,没有丝毫的改进么?这都到什么年代了,中国都到什么样的时候了。

 

                 202291日星期四上午753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 后一篇:父亲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