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起念

2022-08-31 06:58:51

  以前坐班车上下班的时候,几次跟一位快退休的老同志坐在一起,然后不自觉地听他讲自己去世多年的父亲,讲过去日子的艰难,讲父亲拉把一家的不易,特别是讲自己当兵在外没时间照顾家,没能好好孝敬老人,讲着讲着声音就哽噎了。

  听出来满满的后悔和不甘。可又有什么办法?“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我也听出来他这些日子一直在尝试着写点文字,想以这种方式留下来点什么或者表达些愧意。不知道老同志为什么给我讲这些,可能是因为年龄差距不大,也还说得来话,还有就是突然被什么话题给勾起,或者纯粹就是随便找个对象发泄发泄内心零乱的情绪。

  经历过特殊时期苦难的人,更知道上辈人活得艰难不堪,再对比联想自己现在过的这种幸福日子,强烈的对比更是刺激得让心不能承受了。

  老同志当年当兵的时候就是部队上少见的高中生,这至少说明他家的老人是有远见和眼光的,克服了多大的困难,怎么说也算是培养出来一个“秀才”了,在部队里也干得很好,早早提干,后来集体转业成为领导干部,直到此时任了闲职静等着退休。

  如果不闲下来,如果不是混日子等退,我想,他一定还会很忙,“日理万机”般行使着权力,应付着各种场合,根本没时间或者想不起来回味过去这一生,还有生命中的每一位亲人过客,然后感悟些什么吧。

  知识分子总归是有文化的,想到的东西能说出来,能说出来的东西就能记录下来。哪没文化的人呢,不善言谈和表达的人呢?是不是就什么也不去想,也不惦念,一切的苦难或者幸福都深藏于胸,最后就那么静静地走了呢?

  最近一段日子听一些犯了错误的老革命的大部头回忆录,都从回想早年参加红军开始,然后讲自己的父亲,爷爷,奶奶,亲人,讲家庭家族的苦难,他们为革命做出来的牺牲,到解放时候,几十口的大家几乎只剩下一个两个亲人。几乎相同的是,就这凋零到只剩一个两个的,还没有享到已经“高官得坐”“骏马得骑”自己的一点福,一直以“忙”、“在工作”、“没时间”为理由,结果亲人还是死在了灾难深重的故乡,等有时间回去的时候,只能翻山越岭,在长草的坟头洒泪祭奠了。

  以革命的名义,多少“有情”变“无情”。而他们一辈子付出如此代价为之奋斗的,却最终全部变成了他们的罪恶,余生只能在“革命”的牢狱中渡过,也只有在这时候,才真正意义上的从头回想起这一切了。

  简直荒唐到荒谬。这一生如果总结出来,不知道应该说是悲剧还是荒诞剧,甚至就是一出喜剧嘛。

  我想,多多少少,在他们蒙受灾难身陷囹圄的时候,“革命”的油彩多多少少能褪去不少,人的面目能尽可能恢复原本,然后才看出面目中的喜怒哀乐、人性里的五味杂成。

  莫说革命都是正常的,正常不革命,革命不正常,不知道我这话对也不对。

  这些日子也总爱回想过去,几十年前的东西历历在目,很是吃惊自己怎么还能记得起这些个劳什子,这便是也快到了退休的时间,成天到晚无所事事,闲得蛋疼,人应该有的情感和情绪又渐渐附体的原因?

  网络间有句流行语:行走的太快,灵魂跟不上了。或许真的,一直行走匆忙,总没时间静下来念念想想。也许只有到某个特定的时段场合,才能偶然定神,呆呆起念另一种意境吧。

 

                 2022831日星期三上午652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禁区 后一篇: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