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两依

2022-07-05 09:30:55

  病房里住了整整七天,不算长,已经算是最短的了。

  加6床是天竺的,一家三口人,亲密友善。男当家的五十来岁正当年,血气旺盛,体形匀称,无三高等各类基础病,得益于当过兵,走南闯北的经历。

  47床是老太太,相亲相家的一家人,老爷爷八十多岁,几乎天天从早到晚的陪着。

  48床是一位中年屠夫,西和人,姓刘名二双。头两天儿子陪着,后几天是姑娘。说是姑娘,其实是个胖伴的“小媳妇”儿,活泼爱说笑,后来才发现,这刘二双才爱说话,久病成医,不管你说到啥事啥病,他都有身边的例子等着,和蔼可亲,很有亲和力。

  天竺两口子的姑娘一看就精明能干,跑进跑出,跑上跑下,特别有眼力劲儿,看见你们有困难或者问题,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提醒或者主动伸手帮忙。

  这样说吧,除了老太太的一堆儿女们与我们不怎么交流互动,剩下来的一伙人因为朝夕早晚都在一起,很快热闹到一块,无话不谈的样子。

  这才几天的功夫?天竺人进来这才四天的样子啊。二双早我一天出院,走时还依依不舍,我正好车限号,不然我真想把他们送到西站临时住的房子里去。我们出院的时候还跟天竺人互留电话,表示将来一定联系。老太太当天动手术,一家人都不在病房,少了一层“洒泪珍重”。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嫂子跟我们讲,他们一家三口人一回家都各在各房子里。

  这我知道,我侄子在他的房子里玩电脑,我哥在书房。我嫂子在她的大卧室里。互不干扰,各干各的。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这种模式,家人活成了亲人,然后父子活成了“兄弟”,夫妻活成了“好邻居”。

  这不就是搭火过日子么,比过日子都不如。

  我然后就举起了我在病房的例子:天南海北互不相干的几个人,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走进了一间房子里,然后无遮拦坦诚共处,同居共宿,几天下来都成了亲人,朋友,依依不舍,说起这个人啊,还真是感情动物,确实需要交流,交融,相互沟通,千万不敢自封自闭起来,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有时候是看不见的内伤更伤人,谁说不是呢?

  我把道理讲了,但谁能听,谁又能听得懂,听了,谁又能改正得了呢?

  人聚人散,就在人念。可最难撼动的,何尝又不是这个“人念”呢?

 

               202275日星期二上午925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