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管理观点 |
1933年保罗·狄拉克因为量子力学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狄拉克的父亲是一个瑞典人,在英国做法语教授。他要求他的宝贝儿子和他讲话时只能用法语。可怜的狄拉克因为法语跟不上需要,常常选择闭嘴,久而久之养成了深思沉默,清心寡欲的个性。获知将授予诺贝尔奖时,他年仅三十一岁,因其安静的个性,十分不愿在公众面前表演,于是和对老师罗瑟福Ernest Rutherford说:我不想去领这个奖,因为讨厌在公众中的名声。老师说:“如果你不去领奖的话,你的名声会更响!”
俄国人Perelman无意之中实践了一下Ernest Rutherford的规律。不去领取让世界瞩目的费尔茨奖,反而获得了世界的更加注目!我想这大概不是这位数学天才的本意,因为他看上去更像一位隐士,而不像一位阴谋家。
《新约-马太福音》说: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怕丢失银子的人是过于珍惜已有的东西;拿去做生意的人是输得起的英雄好汉;赚得多、赚得少说明一个人的能力与运气。马太福音的故事和《穷爸爸福爸爸》的理论说到一起去了。人一生不去搏一搏,死守着祖宗的几亩地,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生活犹如逆水行舟,死守又怎么守得住呢?
周末看完了《输赢》这本书,讲的是外企销售的斗法,确实是可以当作教材学的。其中熟悉对手的手段与重要性表现的十分充分。可怕的地方就在这里,一旦你的行为与思想固定的模式形成后,你的缺点就出来了。仔细研究优势和劣势的人会明白进攻的目标在那,下一步行动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