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 |
田刚对丘成桐的攻击很震惊,作为丘成桐的学生,他觉得自己能做的事情很少。“他的指责毫无根据。”田刚说。“我十分认同中国的文化,老 师就是老师。对老师应该尊重。我很难想出能做什么。”
2006年4月13日,任AJM编委 的31位数学家收到丘成桐和共同总编的一个电子邮件,告知他们有三天时间来审阅朱熹平与曹海东的文章。题为:“Hamilton-Perelman理论与Ricci流:庞加莱和几何猜想”。邮件并没有附上文章、报告、摘要或是参考,但说杂志要发表这篇文章。至少有一位委员要求看一下该文,但被告知文章还看不到。4月16日曹收到丘成桐的信息告知AJM已经接受了该文,在杂志的网页上出现了文章的摘要。
一个月以后,丘成桐和克莱所主席Jim Carlson 在剑桥午餐。他告诉Jim 想用朱熹平与曹海东的文章换田刚和Morgan的手稿复印件。因为他担心田刚会偷窃朱熹平与曹海东的工作。他想给双方评估对方工作的权利。“我和Carlson午餐时要求交换双方的手稿,以使得确认没有偷窃存在。”丘成桐说。Carlson拘谨地拒绝了,因为还没有收到田刚和Morgan的完整报告。
文章在接下来的一周文章发表,名字改为“庞加莱和几何猜想的完整证明:Ricci流的Hamilton-Perelman理论应用”。2006年6月3日在中科院晨兴数学所,丘成桐说:“中国数学家做出了30% 的贡献。”他大致的分派是Halmilton 50%,Perelman 20%。
可熟悉Perelman证明的数学家不同意朱熹平与曹海东的三百多页论文为庞加莱猜想贡献了新的东西。“Perelman已经完整正确给出了证明。”John Mogan 说:“我没看出他们作出了什么不同的东西。“
6月12日受丘成桐邀请,霍金先生再一次到北京参加北京弦理论会议。期间再次大肆攻击北大的海外学人计划,调门极高。北大、教育部在极度被动中谨慎做答,新闻界十分热闹。
“我对丘成桐对奖赏的急切觉得十分困惑,”MIT教授Dan Strooock是丘成桐的好友,他说:“这家伙作的工作十分优秀,得到了所有该得到的。我觉得在此分一杯羹对他毫无意义。”或许丘成桐在Calabi猜想的证明中就是处于Grigory Perelman的位置,当年和法国人Calabi 分享猜想证明的成绩,可能对丘成桐的世界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如果每一个人都是诚实的,思想的交换是自然的。”许多数学家认为丘成桐对庞加莱猜想的行为破坏了这个基本的伦理原则。而且担心它造成的破坏对职业精神的影响。“政治、权术和控制在我们的社区里没有位置,他们威胁这个领域的纯洁。”Phillip Griffiths说。这位先生是国际知名的微分几何大家。
当问及朱熹平与曹海东的工作时,Grigory Perelman说:“我不清楚他们的贡献,显然朱没有搞清楚我的证明,于是就重做了一遍。”说及丘成桐时,他说:“我并不生气,有人作的更坏。当然许多数学家要诚实一些,但是他们大多是跟从者。他们有多或少的诚实,但都忍受那些不诚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