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管理观点 |
想象一个场景:一位连长带领全连打阻击。敌人兵力多,火力强,天上飞机、地上大炮。坦克车轰隆隆朝前冲。连长脸色苍白,嘴唇哆嗦,虚汗直冒。抱着无线电声嘶力竭地狂喊:“我们打退了敌人无数次进攻,现在顶不住了!顶不住啦!赶快大部队增援!我们要增援!”而你是连里的通讯员,见此情景,你会作何感想?
另外一位连长是这样表现的。满脸是硝烟,声音嘶哑但坚定:“敌人在发起第三十次进攻,全连战士还剩五十五名,缴获敌人的武器弹药食品充足。我们现在进入坑道阵地,以求最大杀伤敌人,拖延时间。我们将在阵地上坚持到明天傍晚!请求上级炮火延伸射击支援!” 你又会作何感想?
作为一个领导人,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会被放大后对团队成员产生影响。对未来丧失希望,自乱方寸,抑或是口出狂言,漠视危机,睥睨四方都会给团队成员传递失败的信息。人心一散,必败无疑。记得南京沦陷前的国民党军队撤退吗?淹死的比日本打死的多!强人符坚百万大军自相践踏而败。领军人物的自信心就如此重要。而脚踏实地,明了问题,采取行动解决问题,不屈不挠,必然会迎来胜利。胜利就是因为那一刻的坚持决定的,而支持这一刻的内心力量就是自信。
一个领导人怎样培养保持他的自信心呢?领导人的自信首先来自于他成功的历史。我们说不要相信从来都没有成功过的领导人。这是因为他没有品尝过胜利的美酒,当胜利到来的时候,他常常会不知所措。积累一个个小小的胜利,对于领导人来说是建立自信最好的办法,实际也是建立个人声誉的最好途径。
领导人必须学会用积极的眼光看问题,不但是用积极的眼光看别人、看世界,也要用积极的眼光看自己。困境里的乐观是积极,顺境里的冷静也是积极。要知道一时的失败只是走向成功路途上的门槛。当年曾国藩如果在鄱阳湖兵败后自杀成功,也就没有了后来的“大清中兴”了;楚霸王项羽如果不是丧失了继续战斗的信心,呈匹夫之勇,有没有大汉王朝真很难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一个领导人把各种可能的危机对策都烂熟于胸的时候,自信自然就会在他的内心扎根。面临困难问题时,核领导团队来商量,依赖团队每一个成员的智慧和能力,让团队的力量成为你自信的基础。对个人而言,冥想与静思,熟读历史及更多的专业知识都会对领导人的自信有益处。
个人的自信有时还会救你的命。唐山地震,埋在地底下死亡的人中三分之一并没有致命的外伤,其中大部分是因为丧失生存希望,因为孤独、恐惧、失望而死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多么令人神往的境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