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息税为什么减征到13%最合适?

(2007-07-03 17:10:08)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人所得税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如何调整利息税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利息税不会一步到位全部取消,而是视市场情况采取分步向下调整的策略,而第一次利息税降至13%的可能性非常大。

    首先,停征或者减征利息税实在是势在必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已由当年持续的通货紧缩演变为当前的轻度和局部的物价上涨。在此经济形势下,继续征收利息税,已不合时宜。从利息税的来源看,利息税主要来源于中低收入阶层,尤其是加重了低收入人群、弱势群体的经济负担。因为在按统一的比例税率征收利息税的情况下,与高收入者相比,中低收入者很难找到比银行存款回报率更高的渠道使资本增值,于是只能选择存入银行获取利息收入。可以说,利息税的征收,无疑使得中低收人者的相对税收负担重于高收入者。由于我国利息税制不完善,如公款利息所得不在利息税征收范围之列,加之相关方面的改革不配套,当时未及时施行储蓄“实名制”,一些高收入者可以通过多种手段逃税避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开征利息税调整收入分配目标的实现程度。从征收的效果看,征收利息税的政策目标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恢复征收利息税以来,居民储蓄存款势头不但没有放慢,反而以每年万亿元以上的速度增长,截至2006年末,银行储蓄存款余额已上升到16.66万亿元,并未有效地将储蓄存款从银行“挤出”,从而没有达到减少储蓄刺激消费的目的。

    如果全面取消利息税也不太合适,带来两难局面。一方面,大量银行存款流向房市股市带来的资产价格过度上涨或大量流向消费,引起CPI超警戒线;另一方面,大量社会资金流向银行,形成存款,在银行资本充足的情况下,势必增加银行的贷款冲动,加剧流动性过剩。

    所以,利息税政策分步向下调整比较合适,首先将利息税从现有20%的水平降至13%,以改善目前税后居民存款实际利率为负的局面。同时为下一步利息税调整留下更多空间。如果通胀水平进一步走高,还可将利息税下调至零,也就是取消(即免征或停征)利息税。

    那么第一次为什么降至13%而不是很多人预测的10%呢?一个原因是如果利息税降至13%,相当于存款利率上调27个基点,力度与27个基点的加息惯有幅度非常吻合。

    第二个原因是,国家信息中心专家预测,全年CPI涨幅可能突破3%。以目前一年期名义存款利率3.06%的水平计算,税后实际利率近-0。6%。但考虑到今年还有两次加息的可能性,全年存款利率可达到3.60%的水平。这样的话要想达到央行实际利率不为负的标准,利息税要减征到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