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息不如减税

(2007-06-21 07:28:35)
 

加息不如减税

 

5月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增长3.4%的数字,再度大大超过3%的警戒线,于是整个市场对于央行再度加息的预期陡然强烈,并一直成为自印花税调整后反弹行情的一个“未落地的鞋子”,而市场同时在关注另一个“鞋子”则是利息税的何去何从?而综观我国现在市场环境,笔者认为减少利息税将比加息更为合理。

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加息不是当前最佳选择。首先分解一下5月份CPI增长3.4%这个数字是如何堆积起来的。众所周知,此次CPI上行,最主要的原因是肉、油和鸡蛋等食品类价格的大幅上涨,而衣服、家电等核心消费品的价格只是微涨。3.4%的数字,可以说是被食物堆起来的,而不是人们热情购物过度消费造成的。人们常说“猪无半年贵”,肉价上涨的压力会随着养猪的增加而自然缓解。如果据此加息,可能难以对其形成直接影响。而其本身可通过市场本身的供求关系得到自身调节,若然贸然使用加息的手段调控,收效甚微。

再者,上调印花税税率的威力仍未完全结束,市场刚刚处于相对理性、休养生息的时刻,立刻采取加息行动,可能操之过急,难免使市场再度出现恐慌情绪,再度急涨急跌,有违管理层的初衷。

而最为主要的是,连续加息是一把“双刃剑”,5月份已经加息过一次,今年已经两度提高利息了。如果6月再一次加息,则进一步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加大热钱的“吸引力”,这就同时由于中国金融传导机制的问题,市场一直对利息不是非常敏感,加息并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政策的效果有其滞后性。

而另一方面,减少利息税是当前管理层宏观调控的最佳选择。首先,利息税的征收效果不尽人意。对于当时利息税的征收,则是在当时特定历史经济环境下的产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经济一度曾出现银根紧缩的现象,基于这样的经济背景,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999年11月1日起增收利息税,利息税税率为20%。当时政府的用意十分明显,即抑制储蓄增长过快,促进消费,鼓励一部分储蓄资金流向其他投资领域。而现在则事过境迁,目前的市场现状与当时或多或少都成相反的局势,流动性过剩、投资过热、储蓄存款在不断减少已成为当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开征利息税的初衷并没有实现。

而减少利息税要比单纯加息更重要,也更有的放矢。关注下当前我国现在的市场环境,在股市行情火热和银行存款负利率的双重“夹击”下,当月居民户存款创下历史月度最大降幅,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速则创下最近年今年来的最低记录。所谓时移则势易也,由于储蓄资金大量分流,下一步取消利息税要比单纯加息更重要,也更有的放矢。

还有一点就是,利息税触及最多的是中低收入者利益,而且利息税的功能其实是“劫富济贫”。 减少利息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负利率的情况,增加银行存款吸引力,稳住储蓄资金,同时又不像加息那样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的提高后可以给政府带来新增收入,因此,取消利息税后,不会对财政收入造成大的影响。

因此笔者认为,当前一段时间内管理层通过减少利息税,更为合理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