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检查”来发现和暴露问题,监督整改提高,在当前体制下,无疑是一种“理想化”的工作方法。这些年来,为了规范检查行为,从中央到地方,发了好多文件,出台了不少禁令,诸如不接受吃请,不接受土特产品和其他礼品,不到营业性歌厅、舞厅等娱乐场所,不参与打麻将和其他赌博活动等,或多或少起到了约束作用。但纵观这些文件和禁令,大多是刚性有余,操作性不足,特别是在对于检查工作的“费用自理”问题上,提得比较原则,在具体工作中不好落实。
在这样一种“大气候”下,不少被检查单位为了得到检查团的“好评”,或为了防止某些问题被纠住不放,成为被处理的典型,便千方百计招待检查人员,让检查人员喝得面红耳赤。在一些地方,“上午查账,中午喝酒,下午娱乐”已成了公开的秘密,导致有的检查本来用不了很长时间,但却被变了味的招待拖得很长。除了“吃吃喝喝”之外,还有的“拉拉扯扯”,小则土特产“不成敬意”,大则“红包”“请你笑纳”,以致坊间广为流传着“感情到位,检查合格”,“工作好不如吃得好、送得好”等“吃喝定调子”之说。
事实也的确如此,少数检查人员在得了好处、肥了个人腰包之后,在“昏昏然、飘飘然”中忘却了自己的职责,走过场、弄虚作假、瞒报漏报者有之,发现问题不及时督促纠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者有之,违反检查工作纪律、拉关系搞“勾兑”者也有之。今年4月11日,在河北省盐山县县城网电力改造审计中,沧州市审计局委派的审计组连续接受电力部门招待,还被“邀请”到扬州游玩。如果不是由于其中一名审计员酒后猝死,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检查招待中的许多“猫腻”还不会这么快就浮出水面,也就不会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这次四川省明确提出检查费用全部由省财政“埋单”,并具体列出了食宿、通讯和办公费用等项目,在全国可说是首创,令人击掌叫好。一是可以防止被检查单位“联络感情”,遮盖问题、弄虚作假,让人为因素左右检查结果;二是可以杜绝走过场、图形式,提高检查质量;三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从源头上减少“检查腐败”。这样的好做法宜日臻完善,成为一种导向,在今后的相关检查中,在全国各地推而广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