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政经评论 |
解读“双抢险”的治安隐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3日02:05 北京晨报 |
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近日在广州推出一款专门针对“双抢”、绑架的意外伤害保险——“友邦兴安意外伤害保险”。该“双抢险”为独立险种,保费较低而保额较高,年度赔偿额最高100万。有不少已经买了意外险的加买“双抢 险”,还有不少初次接触保险的刚毕业或在读大学生也购买该保险,购买者以女性居多。(《南方都市报》) 她们之所以趋之若鹜,部分因为“双抢险”专门针对“双抢”,概念鲜明,符合现 实需求。为了万一出事后能获得一点金钱补偿。从相关报道中我们得知,近年来,广州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特别是将群众深恶痛绝的“两抢”(抢劫、抢夺)作为打击的重中之重,开展了大规模的“反扒飓风”、“剑兰”、“剑锋“等专项打击行动。尽管有关部门作了不懈的努力,但猖獗的抢劫和抢夺犯罪依然是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威胁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心理安全感的重大隐患。有评论认为,“双抢险”在广州应运而生、盛装登场,是商家“政策敏感性”强、顺应“市场需求”的一种纯商业行为,因为从明年元旦起,广州将全城禁摩,到时双抢案势必下降,保险公司“有利可图”。然而,这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面,实际上则在拷问着广州的社会治安问题。在当前情况下,购买“双抢险”的多寡已成了社会治安好坏的“睛雨表”、“风向标”。这样的“生意”越兴隆,市民的安全感就越低,“保险”系数也就愈少。正是基于这一点,目前,保险公司也很谨慎,在销售期限上暂定为今年11月8日至12月31日。 我们的社会治安,不要真的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双抢险”轰轰烈烈、盛装登场;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在这方面也应知耻而后勇,更加有所作为,让“双抢”犯罪寿终正寝。期待广州治安朝着越发令人放心的方向走去,让买了“双抢险”的女粉丝们不再“害怕”,最好是让她们没有获得理赔的机会。 高福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