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像期待公平那样期待“大炮”代表委员

(2009-03-05 08:26:03)
标签:

大炮

卫生界

公共话语

全国政协

张茵

杂谈

分类: 公共精神

 

     针对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前“女首富”张茵提议给富人减税的“张茵事件”,全国政协大会发言人赵启正今日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时进行了回应,他说,应该允许政协委员说各种各样的话,媒体对这样的话应留一点宽度。(《晶报》3月4日)
  

      “张茵事件”之后,尽管舆论发出了“像保护心脏一样保护大炮代表委员”的呼声,全国政协委员张茵还是以“以后再也不会说了”对其做了自我总结。由此可见,“大炮”委员代表并非仅仅是说话那么简单,尤其是在全国“两会” 这样的场合。


      现在,全国政协大会发言人赵启正说,应该允许政协委员说各种各样的话,又意味着什么呢?在笔者看来,这是对政治文明认识深化的表现,也是对政治协商会议本身职能认识深化的必然逻辑延伸。一句话,我们不需要“好人政治”,我们不需要“好人代表”和“花瓶委员”。


      正如此前媒体对卫生界委员发出“看病不难看病不贵”的报道那样,就有人士指出,任何阶层都有公平表达诉求的机会,假如说“看病难看病贵”是民意的话,那么,“看病不难看病不贵”未尝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民意——卫生界人士的民意。谁有权利剥夺其他阶层表达意见的机会呢?


       卫生界人士委员或代表为自己说话也比卫生界的人士找不到自己的代表和委员要好。民意的表达胜过千篇一律的“一言堂”,理性地说,多个声音说话就是比一个腔调说话更符合公意。更何况,利益表达不能用道德来考量。要知道,政协本身就是一个参政议政的机关,各方都应在制度和法律的架构下争取自身的利益,都有权利公开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


     为什么要允许政协委员说各种各样的话?道理很简单,与其让一个声音说话,不如让所有人都说出真话,哪怕是自私自利的话语。我们见惯了统一论调下的千篇一律的话语表达,说穿了这样的表达等于没有表达,远不能与“大炮”委员代表的价值相比,正因为如此,舆论发出了“像保护心脏一样保护大炮代表委员”的呼声。


      进一步,笔者以为,社会应该像期待公平那样期待“大炮”代表委员。长期以来,对不少代表委员来说,参加会议只是当成一种光荣的政治任务来完成,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未真正了解代表委员应履行哪些职责、如何履行或者说如何积极地履行,甚至在代表中委员还存在一种倾向,如果人大会议上提反对意见可能会出立场问题,碰到一些关键问题,往往不愿较真,不愿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从本质上说,这是代表委员“符号化”的体现。而“大炮”代表委员恰恰具有了“实质化”的特质。

 
      如果我们的代表委员都能成为“大炮”,那就意味着民主政治进程的大大加快,意味着公众之福。


       “两会”是重要的公共场所。要使公共话语场有效运转,最重要的是要完善公共话语场的规则,容纳异质性,能听到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话语,期望着争辩、论证、反驳,而不是和谐的异口同声。站在这个角度,“大炮”代表委员无可指责,相反让我们认清了不同阶层话语权表达的落差,即强者与弱者话语权存在不平衡性。而这不是“大炮”代表委员的问题,是需要进一步发展解决的问题,是制度设计要面临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