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导论:活得比医生更健康长寿

(2013-03-04 10:10:26)
标签:

不生病

饮食起居

导论

医生

西木博士

分类: 有机生活与长寿秘密

《不生病的饮食起居》

西木博士著(书稿连载,原创版权)

导论:活得比医生更健康长寿

 

导论:活得比医生更健康长寿

 

    我们通常认为,医生是这个世界上最懂得保健和养生的人,其实不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和中国的统计数字都表明,医生的平均寿命比普通人还要短暂。据报道,上个世纪末,美国医生的平均寿命(死亡年龄)只有58岁。2007年,广东省医师协会指出,中国医务人员的平均寿命比普通人短3岁。

实际上,医生自己并不比普通人健康,得病并不比普通人少,得病后也不比普通人恢复的快。2008年,中国医师协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健康男性心内科医师的平均10年冠心病危险为4%,健康女性心内科医师则为2%,其中40岁以上男性医师和年轻女性医师发病相对风险远高于同龄普通人群。

     2009年秋天,我和北京的十多个医学专家一起去海南开会和义务咨询。这些医生中有来自北京协和、解放军301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等三甲医院的名医。我惊讶的发现,近半数医生严重肥胖,有的肚子大得像怀胎五个月的孕妇。通过私下交流,我进一步意识到,这些大肚子医生通常不是高血压,就是高血脂或高血糖。他们当然知道,“三高”是心脏病或糖尿病的前兆和序曲,但对自己的问题却无能为力,久治不愈。

你一定很难相信,医生患病率比普通人还要高,比如每五个医生就有一个高血压,但是心血管大夫治不好自己的高血压,内分泌科大夫治不好自己的糖尿病,肿瘤科大夫治不好自己的癌症!

    不可思议的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把康复的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最相信医生的教导和嘱咐。但你是否认为,一个医生必须自己首先健康,能够治好自己得的病,特别是自己专业领域的疾病,否则就没有资格给别人看病;如果自己肥胖,就不要告诉别人如何减肥;如果自己血压高,就没有资格告诉别人怎么降压。

    话说回来,一辈子与疾病和药物打交道的医生自己也很无奈,绝大部分没有学过营养学,并不真正懂得健康饮食和有机生活。在美国,也只有不到6%的医生受过营养训练。在中国,电视里经常报道医生给病人看病时如何废寝忘食,我曾经就看见一个医生在值班时常吃塑料碗装方便面,结果自己一脸憔悴,两眼无神。他不知道,自己吃进去的主要是淀粉、味精和增塑剂,而它们不过是空白热量或致癌物质。

医学界的部分人士开始醒悟,试图寻找健康出路,但似乎很难跳出医学的固有怪圈。原《健康管理》杂志主编、流行病学专家、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教授,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他科班医学出身,但倡导健康要靠自己,主张通过不抽烟、不喝酒、常运动、饮食偏素、定期体检的生活方式保证健康。黄教授身体力行,却在20116月突然发现患上多发性骨髓瘤,随即在美国进行大剂量化疗,于816日去世,年仅58岁。

    人们在惋惜之余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健康管理的领军人物突然发现患癌?为什么黄教授走的如此突然?尽管答案永远是个迷,但以下几个因素值得探索:第一、常规体检通常包括X-光或CT,而这种放射性手段本身可能诱发癌变;第二、偏素饮食意味着高淀粉摄入,而淀粉在体内转化为糖,癌细胞“最喜欢吃糖”(无氧酵解);第三、化疗药物最初来源于化学武器,可以大规模杀伤健康细胞。

不幸的是,医生往往也沦为现代医药的牺牲品,甚至被搞得家破人亡,人财两空。2004年,知名医学专家诸少侠在深圳人民医院住院120多天,花费120余万,并且可能由于过度医疗而致死,包括不必要的心脏手术、24X-光胸透和140多种药物。2005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熊卓为教授,只是因为腰痛走进自己工作的医院,手术(不必要和不成功)7天后死亡,令我们失去一位年仅49岁的心血管研究员。

医生的命运尚且如此,普通人的遭遇可想而知。央视报道说,2006年,19岁的刘莉因为拉肚子走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4天后死亡;2007年,王磊因为感冒走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50小时后死亡;在这50个小时里,医院给王磊用药超过47公斤!天哪,这些人只是腰痛、感冒或拉肚子,结果走着进去,抬着出来。难怪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报告发现,医院里每死亡4个人,就有一个死于医药本身。看来,走进医院或许是一件风险莫测的事情!

如今,医生中部分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医药的局限和危害,开始转向健康饮食生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中华亚健康协会会长陈飞松教授曾经对我说:“靠药物治病,通常拆东墙、补西墙,按住葫芦浮起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专家郑宏教授告诉我说:他的一个亲属得了肾病,医院用大量的药物治疗,结果肾病没有治好,又出现了肝病;他得知后让马上停药,后来这位亲属的病不治自愈。我告诉郑教授说,处方药是美国人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早在100多年前,奥利弗·霍姆斯(1809-1894)就指出,“如果把所有药物投入大海,那对人类是一场大幸事,而对鱼类则是一场大灾难。”

    我自己最初也是学医的,曾经非常迷信医学医药,甚至把医生视为“神灵”,把药物当做“护身符”,结果反而深受其害。1988年冬天,我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留学,低脂饮食的领军人物凯斯教授就在这里任教。受凯斯教授和美国心脏病学会的误导,我开始了长达八年以上的“低脂高碳”垃圾饮食。早餐吃面包,喝脱脂牛奶;午餐吃汉堡、热狗或三明治,喝可乐;晚餐吃土豆、面条或比萨饼,再加上蛋糕或冰琪林。我的体质一天天变差,最终出现了十种以上的亚健康和疾病症状:严重失眠、脾气暴躁、头晕头痛、疲劳乏力、晕车恶心、流鼻血、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频繁感冒,还有肚子肥大和长期腹痛腹泻等。

    此后,从美国、香港到中国大陆,我先后去过十几家医院,看过几十个医生,内服和外用过上百种药物,没有解决一个问题,有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后来,我每天黎明时分会被腹痛惊醒,接着拉肚子。我整天呕心难忍,在每次刷牙或开会时会变得更加严重,以至于难以刷完牙或开完会。

    千禧年前的一天,我在书店买了一本《阿特金斯的新饮食革命》英文版,一口气读完。我恍然大悟,原来我犯了严重的饮食错误。于是,我马上行动,在头一个星期里,我就轻松戒了所有的糖。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几乎不吃一切米面及其制品,补充多种维生素、深海鱼油和其他营养素。奇迹发生了,我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体重恢复到当年的水平,可以重新穿上那时的裤子,除了感冒,大部分病症消失或减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唯一的麻烦是不断要买新裤子或换皮带。

从此,我开始了长达十年以上的健康饮食生活方式探索,从粮食到肉食,从熟食到生食,从药物到营养,然后从饮食到生活,从身体到心理,从城市到长寿村,从现代到旧石器时代,从细胞到基因。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我终于找到健康的“秘密”,并总结成“露卡素有机生活”方式。  

    自从全面采用露卡素有机生活以来,我基本上再没有得过病,吃过药。包括感冒在内的多种症状成为历史,眼角的鱼尾纹也大幅度减轻,青年时期的活力重新出现。在回国后,我把我的发现和金玮教授等人写成《营养革命》丛书,它们已经在白领、干部和医生等专业人士中间开始传播。尽管许多人对营养革命持怀疑甚至反对态度,不少忠实读者亲身体验露卡素有机生活,有的成功减肥,有的亚健康症状消失,有的多年的不治之症奇迹般地消失了,这当中包括各地经验丰富的医生。

河南驻马店的李高生先生是一位退休医生,曾经是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他有40多年的临床经验,但无法治好自己和老伴20多年的高血压和冠心病。李高生大夫来信写道,“为了治病我服用进口及国产的数十种中西药都不能控制,副作用较大。实践证明,还没有发现任何灵丹妙药能够起到根除病因的作用。” 后来,在看到《营养革命》后,采用露卡素营养加免疫调节,李大夫治好了自己和老伴多年的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并且七十岁左右的老人如今拥有五十岁的血管。

“(我)目前头发变黑,面部多年的老年斑逐步淡化和消失,记忆力显著提高,视力恢复到不带花镜可以上网读报,现在,我眼不花,耳不鸣不聋,头脑非常清醒,” 李大夫说,“同时我用此方法调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各类肿瘤,癌症,肝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肠炎,牛皮癣等多种慢性病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很多痛苦难忍的疑难病人,解除了病痛,恢复了健康,过上了正常生活。”

    20085月,浙江慈溪一位姓归的老中医在女儿的陪同下,专程来北京拜访我和金玮教授。62岁的归医生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告诉我们他是如何采用露卡素营养代餐和有机生活,成功控制自己的肥胖症、糖尿病和脂肪肝,以及其他人的肥胖、哮喘、阳痿和不育的。归医生体重超标,患糖尿病12年,并且伴有高血脂、高血压和脂肪肝。在采用露卡素饮食生活之前,“自己虽然是一个医师,但对自己的病还是一筹莫展、无能为力。”归大夫回忆说。

    实际上,除了他自己,归大夫的家中还有两个从医的,女儿是药剂师,女婿是心血管科医师。女婿长的高大英俊,但却身体相当肥胖。女儿非常知性和前卫,首先接触到露卡素减肥法,成功让老公在一个月内减掉25斤,并且变得精力旺盛,“性”致勃勃。

    浙江富阳的李鹏医生原籍湖南株洲,曾经学习和从事临床医学和健康教育15年,现在是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露卡素之谜。他采用露卡素饮食和营养补充八个月后,体重减少15斤,腰围下降4厘米,每天高强度工作12个小时后依然精力有余。李鹏写道:“露卡素有机生活像‘脂肪燃烧站’,让我身体脂肪率下降4个百分点,让我内脏脂肪指数下调2个点,让我远离中度脂肪肝、高血脂等问题,降低了心脑血管发病率。”

在我们相识时,李鹏医生担任中国林科院松花粉研发中心的首席培训师。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同事们人手一册《西木博士的营养革命》,并且集体组织学习、讨论和体验露卡素有机生活,很多人及家中父母亲戚都从中受益。许多人减肥成功,有的高血压下降,还有的糖尿病得到控制。

河南南阳的贾署剑医生曾经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如今从事医学整形美容。在给我的一封来信中,她写道,“2008年的一天,我在网上中发现了西木博士的《营养革命》一书,全新的饮食健康和营养的新观念,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精制淀粉有害,(天然)脂肪有益,中国人为什么容易得糖尿病,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喝牛奶,中国人为什么多近视?中国人为什么睡午觉等等,一些颠覆性的理论,让我这当了几十年医生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认真的把《营养革命》读完,我忽然发现,作者用科普的方式,在教导我们,在影响我们,在挽救我们伟大的民族,太伟大了。

在生食理念的指导下,我第一次尝到了生食菠菜的甜美......近二年来我一直按照书上说的饮食方法,停用了多年的保健品,包括钙片,牛奶等。近二年的《营养革命》让我的睡眠改善,身体强健,心态年轻,远离疾病,我的身体状态良好,免疫力比我儿子还好。我比实际的生理年龄年轻十几岁,采用《营养革命》的理念真的能让生命更精彩,我非常感谢西木博士,采用科学的饮食,至少能多活十年,那些当时反对的好朋友见到我都很吃惊,你怎么越来越年轻了?我的口头禅:‘要想年轻,《营养革命》’,哈哈,快乐生活在被上帝祝福的世界真的很幸福啊!  

在北京,从社区医院到三甲医院,部分医生开始接受和体验露卡素有机生活。例如,一家社区医院的汪大夫,通过阅读《营养革命》丛书和我的健康博客,用露卡素生食疗法治好了自己长达两年的咳嗽、胸闷和憋气。安贞医院的夏大夫,通过阅读《营养革命》等书籍,用露卡素健康饮食生活和营养补充调节好了自己的慢性肾炎。从此以后,夏大夫经常把《营养革命》丛书推荐给她的病人,并带着安贞医院的同事们一起和我聚餐,谈论健康饮食和有机生活。

夏大夫写道,“我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同西木博士认识并成为好朋友是缘于对营养的热爱。我是西医大夫,以前我像大多数西医大夫一样非常相信治疗学,对营养学可以说是不屑一顾。10年前我患了慢性肾炎,做过肾穿,吃过多种药物,均无效,尽管尿酸、肌苷都正常,但是尿蛋白和尿潜血总是2-3+号,全身无力,腰腿酸软,很容易感冒,勉强可以上半天班。幸运的是6年前接触到营养学,之后病情出现了明显的转变,尿蛋白消失,每天精力充沛,从此每天上整天班,感冒也很少发生。

我看病的思路也改变了许多,与以前最大的不同在于在用药治疗的同时,我会关注患者的生活方式,探究这个疾病在这个病人身上出现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从病因上去调理,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06年我第一次读西木博士的《营养革命》,深受启发,以后用《营养革命》中的一些理念和方法调节糖尿病患者,效果真的很不错。”

    那么,什么是露卡素有机生活呢?大致来说,露卡素有机生活的智慧包括7件事:

1.      吃什么 吃天然的、新鲜的、整体的、有生命的食物,以肉类(以及鱼类、蛋类和内脏)、蔬菜(以及菌类和藻类)、水果和坚果(以及种子)等“露卡素绿灯食品”为主,详细内容见第一章; 

2.      怎么吃 尽量生食,特别是蔬菜,减少调味品和植物油(亚麻籽油除外),详细内容见第二章;

3.      吃多少 每次吃六到七成饱,每天两到三餐,先吃生的,后吃熟的,详细内容见第三章;

4.      喝什么 每天喝5-10杯水(加1-3海盐)有条件喝3-5杯果蔬汁,先喝水,后吃饭,详细内容见第四章;

5.      补什么 必要时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深海鱼油和抗氧化剂以及一氧化氮生成剂,详细内容见第五章;

6.      如何生活   保持24小时开窗通风,每天户外阳光下赤脚运动1-3小时,温(冷)水洗澡,避免毒素(农药、医药和日化)、创伤和辐射,详细内容见第六章;

7.      如何长寿   终生体力劳动或运动,每天睡眠8-10小时,无枕而眠,不生气,零抱怨,详细内容见第七章。

你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项或几项进行体验,但为了最佳健康,所有7件事相互关联,缺一不可。例如,少吃必须吃的营养,以露卡素绿灯食品为主;生食体积大,可以使你少吃。为了加深和便于记忆,我再给出一个露卡素有机生活7件事简易版:

1、吃什么  以肉类、蔬菜、水果和坚果为主;

2、怎么吃  尽量生食,特别是蔬菜;

3、吃多少  每次吃六到七成饱,每天两到三餐;

4、喝什么  每天喝5-10杯水(加1-3海盐),3-5杯果蔬汁;

5、补什么  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深海鱼油和抗氧化剂;

6、如何生活   保持24小时开窗通风,每天户外阳光下赤脚运动1-3小时,温(冷)水洗澡,避免毒素、创伤和辐射;

7、如何长寿   终生体力劳动或运动,每天睡眠8-10小时,无枕而眠,不生气,零抱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