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糖病”——告别阑尾炎、胆囊炎、肾炎、尿道炎和皮肤问题(上篇)
(2012-08-28 09:46:50)
标签:
糖病阑尾炎胆囊炎肾炎尿道炎 |
分类: 低碳饮食与营养革命 |
你不知道的“糖病”
——告别炎症、溃疡和结石
(上篇)
西木博士 2012-8-28
如果你有消化道、泌尿系统或皮肤方面的问题,本文专门为你排忧解难。
2012年春节期间,我读了英国医学家克理威(T·L·Cleave)的名著《我们时代的糖病》英文版。克理威(1906-1983)是英国皇家海军上校军医,长期在世界各地随军行医,二战期间曾在香港工作,战后任英国皇家海军医学院研究部主任。目睹一个个原始部落饮食西化后身体发生退化,他发现许多不同文明病有一个共同元凶——“糖”!
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一项发现。1973年美国参议院邀请克理威到国会山,为营养和人类需求委员会提供关于糖病爆发的科学证据。2009年国际正分子医学学会高度赞扬克理威对自然疗法的杰出贡献,把他列入正分子医学年度人物光荣榜。
我们通常认为白糖和红糖是糖,却不知蜂蜜和淀粉也是糖。我们都知道,吃糖太多会破坏牙齿,制造肥胖,却不知糖还可能损害心脏、肾脏、胰腺、胆囊、胃肠道甚至皮肤。在《营养革命》丛书里,我和金玮教授指出,吃过量精制糖和淀粉有机会制造“三高”、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在本文中,我要告诉大家,高糖饮食还有机会引发诸多炎症、溃疡和结石,诸如阑尾炎、胆囊炎、肾炎、尿道炎、皮肤问题、胃病、十二指肠溃疡、胆结石或肾结石等。
阑尾炎、胆囊炎、肾炎、尿道炎和皮肤问题
早年在读卫生专业时,我师从一位从军队转业的西医外科张医生。除了上课,张医生常在家中给病人做阑尾切除手术。那时,我接受的教育是:得阑尾炎是运气不佳,得了最好全部切除。后来在国外大学工作时,我的研究助理Alice得了阑尾炎,我开始思考到底为什么。我注意到,像许多阑尾炎患者一样,Alice偏胖,爱吃甜食。阑尾炎发作前一天,她就喝过可乐,吃过蛋糕。
原来,和人一样,细菌也喜欢吃糖,特别是大肠杆菌。当多余的(含糖)食物在肠道腐烂变质时,大肠杆菌等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大肠杆菌每20分钟就会繁殖一代,成倍增加,数小时后就可以从一个变为百万个。这就是为什么部分人在吃甜食几个小时以后,就有机会出现阑尾炎,特别是儿童。
在正常情况下,细菌栖息在肠道里安然无事,包括大肠杆菌。实际上,动物和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细菌等微生物,它们为我们日日夜夜分解食物,净化环境,合成营养(酵素和维生素)。然而,当多余的细菌越过肠道进入阑尾、胆囊和膀胱等器官时,就可能引发炎症。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患者通常会伴有腹部胀气,大便恶臭。这通常与爱吃甜食、熟食和超吃有关。含糖食物会造成血糖波动,导致暴饮暴食。实验表明,如果只吃肉,一个人一天只能吃几斤;如果吃糖,成人一天可以吃20斤以上。吃淀粉食物也会导致超吃,因为淀粉进入身体转化为葡萄糖。超吃使多余的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长期滞留在肠道里腐烂变质,形成甲烷、吲哚(indole)、粪臭素(skatole)、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废料,产生胀气和臭气。
如果超吃的东西全部是熟食,问题就会更加严重。因为熟食是一大堆死亡细胞,会即刻沦为细菌繁殖生长的食粮。与之相反,生食是活的细胞,可以抵抗细菌繁殖。在常温下,生食通常可以保存几天不坏,而熟食一般放几个小时后细菌便欣欣向荣了。人体内的温度高达37-38度,吃进去的熟食在肠道存放几天后会发生什么,朋友们可想而知。
现代人类(和家养动物)是地球上唯一吃熟食的动物,结果造成消化困难和粪便恶臭。你会发现,母乳喂养的婴儿的排便像烤面包一样芳香,而人工喂养的婴儿的排便却得难闻。
野生动物完全生食,粪便一点都不难闻。过去生活在北极附近的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曾经把驯鹿的粪便当蔬菜吃。因纽特人几乎完全生食,包括生的鱼肉、海豹肉和动物内脏等。在印第安语言里,“爱斯基摩”就是指吃生肉的人。在吃生肉的时代,他们完全没有阑尾炎等退化病。当因纽特人和西方人一样开始吃面包、喝可乐时,阑尾炎、蛀牙、糖尿病、心脏病和大肠息肉等文明病如期而至。
在总结各民族饮食变迁和身体退化经验的基础上,克理威医生发现“糖病”具有明显的“孵化期”,即过量摄入精制糖或淀粉食物一段时间后,不同的文明病将在饮食相似的人群中相继爆发。大致来说,糖病孵化期呈现出如下规律:
- 阑尾炎:几个小时(特别是儿童)
- 蛀牙:几个月(特别是乳牙)
- 糖尿病:20年
- 心脏病:30年
- 大肠息肉:40年
说吃糖可能导致感染,很多人不敢相信。然而,山东招远市军休所医务室的陈福聚医生对此深信不疑。他来信说:
“西木老师:非常崇尚你的健康饮食观点,特别你对糖的看法,我看到过你几年前发表在政协报上的‘糖是毒品’的文章。我是从医40年的医生,20多年前我在行医过程中发现:扁桃腺炎、阑尾炎以及所有化脓性炎症在发病前都吃过甜食,后来撰写论文‘甜食与化脓性感染’,发表在《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1第2卷第3期上。
谢谢您在百忙中及时给我回信,对糖是毒品的说法我深信不疑,几十年的医疗实践,我发现并证实糖能诱发并加重阑尾炎、鼻窦炎、扁桃腺炎、疮疖等几乎所有化脓性感染,也撰写论文,积极宣传。”
基于大量的临床观察,陈医生在论文里写道,
“80年代末,曾见美国有关吃糖能引起毛囊炎等疾病的报道,但并没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和认可。20年来,笔者在接诊化脓性感染病人时做了回顾性调查,询问调查了扁桃腺炎、阑尾炎(急、慢性)、鼻窦炎、疮疖(含脓头痤疮)、智齿冠周炎、化脓性中耳炎、骨髓炎、术后刀口感染等上千例化脓感染性疾病,结果令人惊叹:几近百分之百的急性病人在发病前1天内吃过糖或含糖甜食,慢性病人又都是平素喜吃糖及各种甜食者。发病时间大多集中在吃糖后4-10小时,特别是不少阑尾炎病人,中午吃了较多甜食后,下午3、4点钟突然发病,或晚睡前吃糖后,清晨发病。统计所吃甜食的种类有:糖(糖块、白糖、红糖、冰糖)、各类甜点(含蔗糖或葡萄糖)、蜂蜜、红薯、加糖菜肴、含糖指数较高的香蕉、柿子等甜水果、甚至止咳糖浆、含糖冲剂等。吃糖与发病的关系,病人往往注意不到,只要认真询问发病前的饮食,绝大多数病人都能回忆起吃过何种甜食。笔者还发现:有化脓性炎症的病人,输入葡萄糖后疗程延长,甚至病情加重。”
人体有许多器官,为什么阑尾容易发炎呢?因为阑尾处在一个“死角”,又是一个淋巴器官,所以很容易发生堵塞和堆积“垃圾”。最新的研究认为,人体70%以上的免疫细胞分布在肠道里,肠道是人体的最大免疫器官。阑尾是一个连接盲肠与回肠的淋巴器官,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切除,否则会降低肠道免疫功能。(胆囊也不要轻易切除,否则容易患上(胆汁反流性)胃炎甚至大肠癌。)
在我们这个糖时代,胆囊炎的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其发病机制与阑尾炎类似。在临床上,胆囊炎多见于肥胖女性。这间接验证了糖和淀粉是制造胆囊炎的元凶,而脂肪或胆固醇是无辜的。因为女人爱吃甜食,男人爱吃肉,这是普遍现象。
如果多余的血糖没有被完全消化吸收,剩余的部分就可能会进入泌尿系统,出现尿糖。尿糖可以使大肠杆菌在泌尿系统大量繁殖,有机会引发肾盂肾炎、膀胱炎或尿道炎。这也是为什么糖尿病人比正常人更容易并发肾病。另外,泌尿系统炎症好发于炎热季节或炎热地区,亲昧女人远超过男人。例如,女人得肾盂肾炎的概率是男人的十倍左右。这种不公平现象应该与女人的解剖结构和卫生误区有关。一方面,女人的尿道短而开放;另一方面,碱性清洁剂很容易破坏尿道的酸性环境。
防治炎症最简单而安全的方法,不是化学清洁剂或药物,而是天然、新鲜、营养的食物。以尿道炎为例。二战时,克理威医生在香港随军行医,许多英国海军士兵在夏天患上尿道炎。由于战争造成药物短缺,没有抗生素,他让尿道炎病人吃水煮带皮土豆,配上奶油和海盐,再加上新鲜蔬菜和水果。结果几天后,尿道炎病人体温下降到正常水平,尿液从浑浊变得清澈,大便从恶臭变得正常。
如果过量的血糖进入皮肤细胞,还有机会引发皮肤炎症。实际上,许多皮肤问题与吃糖过多有关,例如湿疹、痘痘、粉刺和疮疖。这些问题都曾经发生在我的身上,特别是湿疹。那个时候,我喜欢吃喝含糖垃圾食品和饮料——可乐、果酱和冰激凌都曾是我的至爱。后来,当我转向食用露卡素绿灯食品后,这些困扰多年的皮肤问题在几个月以后明显减轻,数年后基本上消踪匿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