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健康传媒人的露卡素有机生活(下)

(2007-12-02 09:11:43)
标签:

健康/保健

健康传媒人

杨锐

营养革命ii

露卡素

有机生活

西木博士

分类: 有机生活与长寿秘密
《营养革命II》推荐序

 

一个健康传媒人的露卡素有机生活

(下)

 

    后来,在这一基础上,我的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开始使用部分有机食品和日用品:在有机超市订购有机苹果,其香气袭人使我想起了童年吃的苹果滋味;鸡蛋也更换为绿色双A品种;还将原先的过滤水换为更为洁净的蒸馏水。此外,我还有幸使用有机牙膏、有机洗发水……如果说“露卡素”理论首先改变了我的饮食结构的话,那么有机化则使我选用食品的营养素更多、毒素更少。

    不过,我的日常生活远没有上述描述的那么理想。“露卡素”饮食也就是在早餐中能够充分体现,有机食品和用品在我的生活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小,有时仅是偶然为之(不用有机牙膏时,用清水刷牙;不用有机香波洗头时,用清水洗头)。但即使这样,我的健康状况已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是慢性肠炎的改观。我患此病至今已近10年,并于1998年和2001年接受过两次大肠息肉切除手术,深谙其苦。肠炎发作的时候,腹部绞痛、直冒虚汗、全身无力,并伴随便秘。虽然在接受第二次手术后,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情况好了许多,但隔三岔五仍会发作,黄连素成了我常用药,严重的时候一次能吃五六片。我是在2006年四五月份开始“变革”早餐的。记得在这年年末的一天,西木博士电话中突然问我最近肠炎有没有再犯,我这才发现腹部已有近大半年没有绞痛了!

    我患咽喉炎也有10年了,严重的时候,每晚睡觉枕边离不了纸巾,每天一早醒来,地上必定丢满了纸币,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吐一次痰,即便在睡觉中。为了治咽喉炎,从螺旋霉素到先锋霉素,从西药到中药到偏方到保健药品,几乎吃了个遍;从内服药到外用局部喷雾剂、从雾化吸入到激光等治疗也都尝试过了,但咽炎依旧,且有越来越重之势。从前朋友们都说我说话、唱歌的声音好听,但因为咽炎,后来连多说话都成了问题,话一说多必定声嘶力竭,每次卡拉OK时也只剩下听别人唱歌的份了。记得20065月下旬的一天,当时由于咽喉肿痛,我正吃着当时威力较大的阿奇霉素。西木博士劝我把药停了,将每天服用营养素片的剂量加大,由原先一天1片加至3片,另外每天再加服深海鱼油。开始我将信将疑,没想到这样服用两天后咽喉竟真的消了肿!由于饮食的改变,身体状况的改善,如今,我不仅咽喉炎发作的次数已大为减少,而且声音又渐渐明亮起来,不仅不再害怕多说话,而且还可以尽情放歌了!即使偶尔由于工作忙碌而至咽喉肿痛,也再没有用过一片抗菌素,每次都“如法炮制”,竟每每奏效!

我曾公开发表一篇名为《重感冒后》的文章,写的正是我2005年七八月间用营养支持疗法治好重感冒的一次真实经历。这篇文章后来被多方转载,很多朋友看后也纷纷效仿。医生出身的母亲对此却根本不屑一顾。2006年国庆长假结束、正准备返京的时候,我突然感冒发烧,病情来势汹汹。做医生的母亲忙给我找来感冒药;做护士的姐姐闻讯后声称要赶来给我输液。我咬着牙一一拒绝了,仍采用老办法:一天吃三次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素片,外加大剂量的维生素C(一日三次,一次500毫克),而饮食中补充营养的办法仍是吃生鸡蛋。早晨第一次服“药”,到中午的时候体温仍在持续升高。当时我很怕给家人添麻烦,打算如果下午还没有退烧便开始用药。但中午第二次服用这些可爱的营养素后,到下午时高烧已退去,人也变得清爽精神起来,到第二天已可以踏上归程!这次经历让母亲和姐姐大为惊讶,觉得简直匪夷所思!今年前些时候年近八旬的母亲感冒发烧,我竟大胆提议让她也试试我的办法。——母亲年老体弱,每次感冒后恢复总是很慢,如果这个办法无效而让她感冒加重,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由于有了上次在家中她“眼见为实”的经历,母亲还真的试了试,没想到前一天晚上发烧,到第二天一早就退烧了!这回,母亲亲口对我说:“没想到,用营养素片也能治病!以后感冒后我也不吃药了!”

如今,注意饮食营养成了我维护健康的第一要务。和许多我的同行一样,过去我也总是借工作的名义而忽略饮食,忙碌的时候便随便对付,好像废寝忘食也算是一种美德,但现在我不再这么认为。就说工作,身体不好首先就影响工作效率,生病后工作更是只能停滞了。再放眼看看中国知识分子的健康危机:上海社科院曾经公布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显示,在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北京,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只有53岁;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肖东升曾披露的一份对上海市10家新闻单位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自1995年以来上海新闻记者患病而死的28人,平均年龄为45.7岁,因过劳致病而住院的平均年龄只有44.2岁。若是连生命都没有了,哪里还谈得上工作!仅是就工作而言,废寝忘食也并不值得称道。

不过,也许会有人说,你的例子仅是个案,不能说明问题。不错,我做健康报道多年,自然知道什么叫“统计学意义”。但这并不要紧,因为西木博士基于“露卡素”理论所倡导的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力来战胜疾病的理念,无论如何是说得通的,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当然也并不等于说对所有的病都主张不用药。与此同时,我也不是在推销某种药品或是保健品,而是与读者分享一种新的健康理念和我的亲身体验。尝试一下不会带来任何损失,若是能从中受益,不也皆大欢喜吗!

毕竟,健康是每个人生命的基石,而为读者带来健康更是一个健康传媒人的本分和责任。今天我非常高兴看到西木博士和金玮教授的第二本书《营养革命:露卡素有机生活》,相信它一定会给你带来全新的健康理念,也希望它带给你和家人健康。

 

作者简介:

杨锐,现为《中国学生健康报》执行副总编。

曾供职《健康时报》7年,任编辑、记者。

期间,作品及个人获全国政协、教育部、卫生部、人民日报社、中国记协、清华大学等各种奖励十几项。

其中部级奖励8项,并连续三年采访全国人大政协“两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