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国荣
黄国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7,792
  • 关注人气:1,2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军人职业意识与军事文学

(2006-12-13 11:42:30)
分类: 上下求索

  军人职业意识与军事文学

  

     这些年来,人们对军事文学创作和评论的感觉(当然包括我自身的感觉),依然认为处于“创作落后于生活,评论落后于创作”这样一种状态。把创作落后一味归咎于评论,显然是一种偏颇;但说当今军事文学创作没有突破是因为理论没有突破倒是事实。浏览报刊,文学评论大多忙于对作品的推荐、评介和解读,纯粹的有见地的文学理论研究和探讨,凤毛麟角。批评家们被人拉去充当文学青年的老师,无暇顾及学者的职业。

  作家的成长离不开生活,也离不开理论。如果说,生活对于作家是土壤,那么理论对于作家则是阳光和空气。正如美国艾布拉姆斯教授所言:“即使像康德的美学,尽管那么抽象、看起来学院气很浓,也可以证明曾改变过诗人的工作。”(《批评理论的方向》)

  职业意识,并非标新立异,说到底还是军人意识。强调军人职业意识,不过是想让我们调整一下观察生活的视角,从“职业”这个角度来透析观察军人这个行当。以往我们把他的“义务”、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的职能强调得似乎有些过度了,让人错觉军人在和平时期就是“让座”、“帮人排忧解难”、“助农劳动”、“救火救灾”这样一种社会公务员似的;军队成了社会服务队,把它从事战争,保卫领土和国家安全的根本职能却撇到了一边。相当一段时间,我们的军事文学创作也跟着去推波助澜。

  这里提出的军人职业意识,自然包括写作者这个主体的意识,然而主要是指写作对象的意识。写作者的头脑不仅仅是客体的“反映器”,同时是透视客体的“探照灯”。作家写作免不了要思想,思想的核心是剖析自己的写作对象,从而确立自己表现生活的理论,找到表现对象的主体意识。写作者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表现对象的主体意识,他便无法先于读者对于自己所要表现的生活(某一领域,而不是全部)由“自在”进入“自由”,作品也就只能给予读者麻木,无法让读者激动,也不能给人们以启迪。对表现对象的主体意识(也可以说人物灵魂)没能真正吃透并产生共振的作家,往往陶醉并局限于真实生活或现成故事的描摹和概念感受的图解编撰,尽管作品常常面世,但终是平庸,可有可无,若有若无。

  衡量一个作品的优劣,尽管有诸多标准,然而根本的因素还是看人物,是否真正写出了“这一个”。而人物塑造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又取决于人物灵魂的刻画,能够写活一个人物的灵魂,完全依赖于写作者对写作对象主体意识的洞悉和理解。回顾军事文学以往的辉煌,我

?/P>

以为,凡成功的作品和成功的作家,他对自己所表现的对象的主体意识,都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确认和理解。比如朱苏进对职业军人血缘意识及尚武意识的感悟与崇拜,莫言对山东汉子侠义、粗犷、好斗个性的张扬与玩味,周大新对中原女性善良、淳朴又果敢的美德的崇尚与

?/P>

倾慕,苗长水对沂蒙人忠厚、无私、大义品质的敬仰与叹服,阎连科对贫困农民落后、苦斗、艰辛命运的同情与愤懑,构成了他们作品的核,他们把这种理解渗透在作品中人物的血脉里。他们的思考无疑是成功的,他们的作品在不同时期都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生活总让作家有一种提不上鞋的感觉,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观念的更新,让作家们常常感到自己无知。以往的成功被无情地遗忘甚至抛弃,有造就、有思想、有追求的作家反总是陷于苦闷。时代对历史的摒弃,常常是精神。文学该也是如此。我们过去的作品在今天,总不免显露出某种局限。这种局限多数表现在对表现对象主体意识的确认和取舍上,此一时彼一时,当初的优长,今天却为短浅。只有那些本质地反映军人主体意识的作品,方显

?/P>

出它的生命力。像朱苏进的《引而不发》、《绝望中诞生》,还有阎欣宁的“三枪”、“三极”和《第一列兵》。这些作品今天来回味,仍能让你感触到那一股兵味。阎欣宁的作品尤为可贵,这位解甲军人,在他的作品里,渗透着他对兵的意识的咀嚼和理解。或许有价值的东西失却之后,方更觉得它的可贵。他笔下的兵,从骨子里放射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绝望中诞生》与《第一列兵》异曲同工,一个为军事战术研究呕心沥血交付终生,一个为实现兵的愿望自觉磨砺苦度一生。这种兵的意识里,饱蕴着民族精神和人格力量,因而赋予了作品旺盛的生命力。

  今天,处在新世纪时代的军人,他的主体意识又是什么呢?笔者以为,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文明将日趋共通,社会道德将更多地以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为核心。作为军人,作为中国军人,他的职业意识则在军营文化对农民文化的改

?/P>

造中形成。农民是我们军队的主体,然而,军营文化绝不就是农民文化,军人职业意识也不可能是农民意识。军营的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管理、纪律、甚至语言都是独特的,都

?/P>

与兵的故乡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农村青年,带着农民文化孕育的意识来到部队,在部队里摸爬滚打三五年,他不可能再是原来那个农村青年,即便复员回到他的故乡,他也不可能再回复原来的他。军营文化对他原有的农民文化已经进行了改造,军人的职业意识已经渗透排

?/P>

斥了他的农民意识。这种渗透与排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始的尚武精神向英雄主义的升华。尚武是男性性别意识的反映。三个男孩在一起玩,不发生“战争”便是怪事。所以尚武意识,也可以说是雄性意识,征服一切是其意识取

?/P>

向。相当一部分人当兵,正是出于这种意识的驱使。这一意识与军人这个专门从事学习战争、研究战争以至参与战争的职业恰相吻合,有些青年当兵,可谓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原始的尚武精神并不等于英雄主义。一提英雄主义,有人就简单地联想到炸碉堡、堵枪眼,把英雄

?/P>

主义简单化为英雄行为。所谓英雄主义,无非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创造力与隐伏在偶然性下面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搏击的征服意识,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划分为三个区域:即本我(无意识)、自我(有意识人格)和超我(良知)。如果男性的尚武精神属于本我的无意识

?/P>

精神,那么英雄主义则是自我和超我对尚武精神的提炼和升华。具有尚武意识的男性群体,生活在人民军队这个武装集团里,它的使命强制着每一个成员无私地为其奋斗,并作好随时为此牺牲个人生命的心理准备。尚武精神在这一环境中恰恰是支持英雄主义的意识基础。因

?/P>

此军人总是在战争或者苦难,天灾或者人祸中,把这种精神发扬到极致。军人也会自觉地以此为最高境界来崇尚。

  二、故土意识向国土意识的转化。老乡观念在部队中相当盛行,它不仅在下层官兵中风行,在中上层领导中也极有市场。老乡观念实际是故土意识的反映。美不美,家乡水;亲不

?/P>

亲,故乡人。它虽然以利己为出发点,但它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团体意识。这种意识观念的强烈,在特定环境和特殊人物身上,可达到为老乡两肋插刀以至放弃原则的程度。军人的职业则要求军人四海为家,树立强烈的国土意识。国土意识实际是故土意识的放大。老乡观念是

?/P>

对部队内部成员而言,而把军人作为社会成员这一角度来考虑,战友观念又容括老乡观念。如果再把军人置身于国与国之间来考虑,国土意识又容括了故土意识。志愿军战歌形象而又朴素地阐述了这一关系:“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军人在军营环境中,随着社会矛盾的转化和对军人使命的理解,国土意识会在他的观念中牢固地树立。

  三、个体意识和集体意识的融合。狭隘利己,个人奋斗是农民意识的核心。农村青年当兵,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动机是寻求个人出路。这一方面,“农家军歌”的一系列作品已有深入的反映。然而,在军队这个集体里,个人主义是没有市场的,狭隘利己、个人奋斗与军队

?/P>

的宗旨是格格不入的。因而,表现这一主题的作品只能是悲剧,而且这种悲剧的价值起点往往很低,它的批判矛头指向很可能不是人为,而是制度。从现实来看,农村青年抱着个人目的投身于军队这个武装集团,他的个人目的与军队使命的反差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一种反

?/P>

差中,个人目的不可能得到张扬,相反要受到客观环境的抑制。这种抑制也可以说是排斥和改造,战士的个体意识在这种排斥与改造中,逐步融会进集体意识。我们会从部队的一次会操,一场球赛,一次拉歌,一次比武中,发现那种集体意识对个体意识的融合。

  四、宗族意识向民族意识的过渡。宗族在农村,仍然具有强烈的凝聚力。这种力量有时大大超出乡镇行政权力机构的职能,有时与之相抗衡。宗族之间的斗争,有的会延续几代人。农村入伍的战士,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带有宗族的观念。在军营中,宗族观念虽然不易表

?/P>

现,但在战士的意识里是存在的。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山头主义与宗族观念同为一根,实际是宗族观念的翻版。这些是军队建设的一大障碍,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很大程度体现在对这些“主义”的铲除上。一个普通战士的民族意识,在和平环境下,或许处于一种自在状

?/P>

态,军队的政治工作,正是要把那种自在状态转化为自为状态,完成宗族意识向民族意识的过渡。

  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军人的职业意识的构成。英雄主义、国土意识、集体意识、民族意识,在不同的状态下,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和平状态下,更多的是通过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和职守意识来体现。一个作品不可能图解这些意识,人物也不可能贴上这些标

?/P>

签,,然而,作为军事文学,作为军事文学的人物,离开了这些又何以动人?并非我们的文学都要表现美国电影《紧急下潜》、《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中那种军人意识才称得上军事文学,我们如果能够把军人本质的职业意识渗透进现代军事人物的灵魂,哪怕在某一个侧面能够形象地表现出军营文化对农民文化的潜移默化,那或许会有一点中国军事文学的特色。

  抛开作品优劣不论,就表现军人职业意识来说,许多人已经为此做了不懈的努力。无论是先前的《引而不发》、《绝望中诞生》、《第一列兵》,还是后来的“三枪”、“三极”、《弹道无痕》,以及近期的《寻找驳壳枪》、《穿越死亡》、《战争童谣》和拙作《履带》、《陌生的战友》,都力图在表现军人的职业意识上有所突破。尽管这些作品在质量上或许参差不齐,但这种正面突破的精神是可贵的,是繁荣军事文学所十分需要的。广大官兵和广大读者希望我们穿着军装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们,也增强一点军人职业意识,写出真正的军事文学作品来,我们没有理由不满足他们的愿望,要不就愧对自己这身军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