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军队2014发展之路

(2014-01-10 21:08:00)
标签:

杂谈

宋忠平

中国这些年来发展并装备了一些先进武器装备,今后也将发展更多适合军事现代化需求的新型武器装备。这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军队现代化的历史欠账太多,过去几十年中国都要求军队“要忍耐,过紧日子,为经济建设让路”,这让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与西方国家差距拉大了。为了弥补世界军事先进水平,中国军队不得不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二是中国周边实在是不太平,美国“亚太战略再平衡”,日本“新军国主义复辟”,南海某些国家不断蚕食中国领土,这一切让中国军队使命感强烈,危机感强烈,只有具备先进的武器装备,才能确保能打仗,打胜仗。但要让中国与美国搞军备竞赛,中国既无心也无力。中国适度提升国防预算,发展武器装备主要还是基于自身军事战略规划考虑,不会与他国盲目攀比、竞争。究竟要怎么做,主要有几点考虑。

一是加大并优化发展海空军及第二炮兵力量建设,精简陆军数量并提升质量,优先发展战略机动及快速反应部队,让中国军队结构配比更加合理,战斗力更加快捷、高效,并逐步建设基于信息化标准的战略空军、蓝水海军,并建设强大具备“杀手锏”能力及“核常兼备”的第二炮兵。优化军兵种建设关键在于要换换大脑,减减肥,让四肢更加发达,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军事能力建设更加贴近于实战。同时,在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前提下,尽快优先组建中国军队的新型军兵种,如“天军”、“网军”都势在必行。毕竟现代战争的形态已经从单纯的获取“制电磁权”、“制空权”、“制海权”,发展到今天、明天的包括“制天权”、“制信息权”在内的多维空间博弈。

二是搞好军事基础和应用科研能力全面建设。没有基础科研能力,军事应用将是“空中楼阁”。按照“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构想一代”的战略思维发展中国军事能力,具备条件的优先来做,并积极做好武器装备的基础预研工作,为下一代、下二代武器装备打下坚实基础。先进的国防科技是买不来的,只能靠自己。“嫦娥三号”和“玉兔”的完美结合恰恰说明中国具备这样的能力。此外,在发展军事装备能力时要高瞻远瞩,不要把日本这些国家作为自己战略目标来矮化自己,尽管日本某些领域很强大,但它不在中国的视线范围内,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也。

三是强调军事人才建设。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难得——人才!这个世纪就是人才的竞争。这里提到的人才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基础科研和应用科研的人才,还包括军事战略筹划、指挥、工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的结合才能完美造就出更多先进武器装备,并通过具有前瞻的军事人才运筹帷幄并决胜千里。再好的武器如果给了不会使用,不懂战争、不会指挥,没有血性,没有危机意识的军人也是废铜烂铁。把握人才关键在于要大胆启用年轻人,让更多年轻人能担当重任,军事工业发展比拼的就是朝气、前瞻和创新力。军工人才的核心是比拼创造能力,而不仅仅是创新思维;军事人才的核心是懂得利用现有武器装备打赢随时爆发的军事冲突,而不是立足于战争不会爆发的虚幻和侥幸。

四是强化全面国防意识建设。一个国家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国防意识才能战无不胜,这个国防意识绝不局限于军人和军工科技人员,是全民性的。以色列为什么能顽强生存在下来,除了美国支持外,其全民国防意识强烈不可小觑。就在几次中东战争打响那一刻,当其他国家国民都期待逃到国外避战时,更多犹太人却希望能回国效力,保家卫国,这种胆识和捍卫民族尊严的意识是难以战胜的精神力量。

未来的战争尽管将是以信息化和远程超视距为代表,但决定战争胜负的绝不仅仅是一两件先进武器装备,而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战争潜力使然。当你的对手看到一个综合国力强大,各类人才济济,军人危机意识强烈、国民国防意识强烈的民族,任何对手都会望而却步而不敢轻举妄动。当然这样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长期以来秉承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目标也必将是世界之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