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守还是逃离,奋斗在大城市年轻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选择

(2012-09-18 12:04:48)
标签:

国内知名企业

逃离大城市

职业发展

中兴华为

回老家发展

分类: 杂谈

  这几年,“逃离北上广”和“逃回北上广”的文章一直充斥着网络和媒体,为什么这类文章的数量和关注度会如此之高呢?究其原因,这是每个奋斗在大城市里的年轻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选择。不同于刚毕业来到城市的懵懂和对新环境的新鲜,在城市工作几年后的年轻人都会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问题。

  每年都有许多的高校毕业生或者年轻人怀揣着梦想涌进大城市,想在城市有所发展并能扎根下来。谁都不否认,在大城市一个人的视野会开阔许多,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问题的看法也会更全面更深刻。一开始大家都是充满激情,斗志昂扬,虽然薪水并没有太多,但并不妨碍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看着城市马路上随处可见的高级轿车,看着商场里的奢侈品牌,看着高档的住宅区,你不嫉妒,只是羡慕并立下奋斗目标。告诉自己,三五年后,你也会在这个城市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高收入和别人的尊重。不过梦想总是好的,现实却不非如此。

    来看下普遍情况,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线城市的工资水平基本都处在2000-4000的范畴,进外资企业或者是国内的知名企业的工资水平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增加1000-2000,当然还有个别优秀的毕业生,一开始就是10-15万的年薪,但这毕竟是少数,我们暂不分析。工作三五年后,多数年轻人的工资水平在3000-7000,外企或国内知名企业员工的收入可能在万元以上。

    工作五年,多数人在27岁左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结婚就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所谓安居乐业,这安居在哪里就是问题之一。虽然说控制房价,但一线城市的房价再怎么控制也是一平米两万左右起跳(注意这是均价)。月薪一万以上的年轻人,或许可以省着点花,一年攒个十万八万的,拼几年也许就完成首付额了,剩下来就是月供。在大城市,工作几年的年轻人月薪万元以上的不在少数,但这绝对不是普遍现象,所以我们对年轻人在大城市的发展并不能想的太乐观。有个朋友,在华为工作,拿着8000多的月薪,但仍觉得生活压力太大,特别是结婚后,房子问题一直有待解决。所以他向公司申请去海外工作,去了非洲的一个国家,为的就是能多些海外补贴,因为他们在这些比较落后的国家工作会获得一些诸如离家补贴,艰苦补贴,大约一天有几十美元。如此计算,在基本工资,奖金,股权等其他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他靠海外补贴一年就可以多挣十多万。他打算先在海外呆个三年,赚点钱到时候回来生活会轻松些。当然这算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更多的年轻人的收入在3000-7000这个水平,也许一年的积蓄也就够买一到两个平方。

    很多专家也建议,年轻人或者是年轻的夫妻可以先租房住,到了以后有条件的时候再买房,也许十年后,也许二十年后。当然很多人现在是采取这种方式,但并不是听专家的建议,而是迫于现实的无奈。虽然年轻人不应该把买房作为在一个城市发展的唯一衡量标准,但住房在其他的很多方面也成了考量因素,比如现在越来越物质的社会,婚恋的考虑也越来越现实,而且住房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能让在异乡的年轻人有种归属感,不然永远都感觉在漂着。经济基础不够牢固就等经济条件稍好以后再考虑婚姻,这也是城市大龄未婚青年越来越多的原因。

     除了房子,不断上升的物价,没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职业瓶颈,未来发展前景等问题都在困扰着奋斗在大城市的年轻人。每个从学校来城市的年轻人都认为自己是优秀的,都梦想自己可以在这城市立足。但几年的现实经历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并没有多优秀,也没有什么过人的优势。虽然高薪的工作很多,但是有能力的竞争者更多,面对职业瓶颈,面对未来发展的不明确,很多人开始思考去留的问题。

    留下来的人要考虑自己如何才能有所突破,才能达到目标,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很多人工作几年后其实增加的只是工作年数,并不是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因为他们看似忙碌却做着重复琐碎的工作,这些工作虽然要求一定的技能和经验,但专业性和能力要求并不强,而且替代性很高,这些工作经历并不能为你带来高职高薪,而往往许多大学毕业生从事的都是这类的工作。如果他们选择继续留在大城市发展,他们这个瓶颈如何突破?如果重新进行职业规划,他们其他的选择性和可能性又在哪里?

    如果是打算回老家发展,这些年轻人也面临着许多现实的问题。很多准备回老家发展的朋友,在当地的人才网搜找合适的工作,但发现比如翻译、策划、心理咨询等许多岗位在小城市根本就没有什么需求量,回去如果不能做自己的专业,那能做什么呢?他们陷入迷茫。考公务员,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公务员的竞争日益加大,不是说考就能考取的,而且在小城市,考试考得不光是个人的能力,其他的很多因素也在考量的范围。即便是考取了,你还要摆好心态面对那些当年一毕业就回来考取公务员而现在可能是你领导的同学。如果不考公务员,有些人打算自己创业,但面对毫无经验的你,创业做什么呢?就算不考虑创业项目和创业资金等因素,你考虑过自己适合创业经商吗?

    很多年轻人在这个去留问题上都处在两难的尴尬境地,这不光是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这包含很多的因素,年轻人有很多的迷茫和困惑,也面临很多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也许就是不同的人生。不论是留在城市继续筑梦,还是回老家谋发展,选择了就坦然面对生活,因为我们无可抱怨,也无从抱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