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蔷薇几度开
蔷薇几度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591
  • 关注人气:2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所谓爱情,就是爱对爱本身的回应

(2016-09-11 08:59:34)
  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是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的这段话不知道能不能让男人们认同,我倒是觉得可以解释《霍乱时期的爱情》男主角既忠贞又荒淫的生活,一边和上百个女人做爱,一边坚定地守望着他的初恋女神。一听到女主角老公死了,马上抛下身旁的十七八岁的学生小情人直奔他心目中的女神——七十岁的老太太而去。他追求一生的爱情最终以成功地睡在了一起求得了圆满啊。不可理喻吧。这还不算奇葩,男主居然还大言不惭地跟他的女神说,我一直为你保持童身(啊哈哈……这里可以有周星星的标志性的笑声作配音音效)。
  婚姻充满了谎言,爱情何尝不需要谎言呢。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爱你一万年怎么能是客观的真理呢。只要对方能接受你,谎言就是爱的谎言就是蜜糖,反之,谎言就是谎言本身就是毒药。任何事物任何词语都跟硬币一样有阴阳两面,看你怎么使用。
  回到《霍乱时期的爱情》电影里,你可以觉得它离奇得没天理,可是逻辑很顺。虽然我不是一个很有逻辑的人。我在想,男主的自我怎么能如此欺人太甚又自欺欺人得理直气壮呢。一则他始终没有结婚,不是说结了婚的人就不能乱来,而是成本太大,太耗精力物力财力,一旦结了婚你就不是跟一个人的战争,而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二则因为没有结婚成家就没有小孩就没有延续性的伤害,不管在东西方,小孩还是婚姻需要考虑的重要组成部分。你可以去看看,在惊天动地传世经典的爱情小说和电影里,〈英国病人〉,〈情人〉,〈茶花女〉……基本上没有小孩的存在,婚姻里才会诞生孩子。要不然就不叫《霍乱时期的爱情》,而应该改名为《霍乱时期的婚姻》。
  三是关键的一点,在男主认真记录下的性爱日记里,宝贵的第一次居然是在他一颗心蒙蒙然为爱情迷茫一点都没有防备之下,被一个年老不认识的富婆一把夺去了童贞(这个“一把”你只有自己看过了电影才能真正地体会)。紧接着是一个寡妇,借着战争无家可归之名,在他母亲的有意成全下成全了一夜情。这两个连续而上的女人拯救了被所谓的爱情折磨得要死要活的他,同时也被动地开启了他的肉体欲望之旅。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上百个女人,有区别吗?只要他的身体可以。相比之下,按照男人是下半身动物的本性来说,要是一个男人为一个女人坚守爱情而到老都不碰其它的女人,才更不可信。
  为了平衡男主的滥交,女主高大上的医生老公也在婚内出了轨,而且让讨厌吃茄子声称永远不吃茄子的女主吃茄子,当然背离了爱一个人就是尊重她的喜好,而不是以爱的名义去改变对方。对了,我突然发现,这里又出现了医生,前面我刚刚看了〈英国病人〉,接下去我看的另外一个电影——《当尼采哭泣》居然也是医生和病人,三部电影都出现了现实和象征意义上的医生和病人,真的是巧了。女主在意识到她对男主的爱情是建立在书信往来上的幻觉而一口回绝了男主后,回家就生了一场病。家人以为是霍乱,经医生诊断却只是普通的肠胃炎。多么讽刺啊。霍乱时期的爱情,霍乱就是爱情,爱情绝对是一个跟霍乱等同的病毒。医生宣告女主患的不是霍乱,就意味着他们俩的开始并没有爱情的成份。有的只是肉体的吸引,医生以治病的名义一把剥下了她的上衣,而她呼应着医生弯曲听诊的身体差点要吻上他的发。
  有一个可以旁证或呼应的是,在男主被富婆夺去童贞的那天,事后,有一只船经过他乘坐的船,向他们发出呼救,霍乱!霍乱!救救我们!一个病人直接就趴在甲板上死去。他们所在的船当然没有见死相救,远离而去。我觉得这个真是点睛,而且寓义深。要么不是霍乱,确诊是霍乱,别人根本没法救。男主的爱情只能靠自己拯救。另外还有一个细节可以呼应,男主在被女主回绝后,在市场里摆摊给人代写书信。他给一个男青年代写了一求爱信,又给收到信的女青年代写回信。看似在成全别人,其实更多的是成全自己无处投递的满腔浓情蜜意。
  所谓爱情,就是爱对爱本身的回应。

ps写于8月份,从手机上转移到此。唯一受不了的一点是男主角的扮演者居然是《老无所依》里那个理了个蘑菇头发型的变态恶魔,那个角色印象太深,真的是不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