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因为忙也没看什么书,当然忙只是给自己轻松一下的借口。听从某些人的话,改邪归正,不看让人郁闷的书,不看外国小说。天公不作美,自己找柴火取暖。
因仙岩谢灵运之故,翻出做门面的《李白全集》。按现在的话说,谢康乐是大诗人李白崇拜和追随的偶像。虽然谢开创了一个山水诗流派,读他的诗终究是拗口,还是从他的粉丝相对通俗的李白入手。记得当年在艺术村有过一个“梦回唐朝”的诗歌朗诵活动。我在博客上写过几句自以为的诗,站在阳台上/我能看见通向艺术村的入口/还有那些朝着艺术村上去的行人/那些人三三两两慕名而来/就象一千年前的李白、杜甫他们/追随魏晋追随南唐追随史前的传说而来。
比砖头还要厚的《李白全集》,不是记游,就是往来送迎。大到情怀,小到情谊,噫兮呜呼,都在其中。想想如今交通发达,信息灵通,拍几张照片,买点全国都可买到的土特产,就算到此一游。朋友往来,在朋友圈上随手点个赞,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发几句点评已是长篇大论。
顺便也翻出《历代妙语小品》。应该是如今微信微博微言微论的的集大成者。人生之妙处,就在一言一行一瞬间,如电光火石一闪而过。有一同事天天在QQ群里定时播放早安心语。都奔六的人啊,真是难得。也有将近退休之同事,见他桌上摊着一本小本子,土黄色,两块豆腐干大,单位统一印制的工作笔记本。我问他在写点啥。他笑笑说钓鱼日记。记得早年的他也经常在报上摘抄些纲要性精神,毕竟有职务在身,也算是称职。钓鱼是他的喜好,笔头记一点,自然不是因公需要了。
无论是谢灵运还是李白,文人终究是天真烂漫些,虽不能说图样图森破。想想他们的才艺不要说后世仰之,当时就已是闻达天下,只是像李白自己说的“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景公一何愚,牛山泪相续。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他们的梦想是经国济世,而不仅仅是卖弄雕虫小技。瀑布之所以壮观,因为有落差。落差之下,谢康乐李太白们的满腔怀才不遇汹涌而至,一泻千年,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传承为导向的唐诗之路。
良辰美景哪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一直不知道这出处,原来出自康乐公。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道理门儿清,做到终归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