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致我那注定夭折的马路杀手梦(一)
(2015-10-16 21:38:56)我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想过学车的事。
家里有一辆车,有人在开。一辆车不需要两个驾驶员来把握方向盘。我也从来没想过像我们这样的工薪家庭以后会拥有两辆车,就算可以有,我觉得也没必要。在我们这种小城镇,按大上海人的说法,你们乡下宁牵头牛就可以从上街头走到下街头。我上班的地方离我家只有一公里之遥,弄个一千米长跑测试几分钟就能到。除非夸张一点,学某些保健有方的有识人士,大晚上的从城北开着车到城西体育馆暴走五公里或者跑上十公里,跑完了再开着车打道回府。可惜我生来就不是一个夸张的人哪。
当然,所有学会了开车的女人都会向我鼓吹会开车的好处。你一旦有点事,自己会开车就很方便,万事不求人;要紧跟时代,像你这般年纪的已经没有多少人不会开了,人家六七十岁的人都在学哪。特别是我姐,在村子的民营企业里上班,每日下班之余要去田里打理一摊子农活,每周一次来回接送在城里上中学的儿子,大忙人一个,一拿到驾照马上就买了车,别提多方便了。作为一个刚刚出炉热汽还没完全消散的肉包子,不,应该是马路新杀手,一说起学车的事,她可以站在我家小区门口说上个把小时。我说要不上去坐会儿。她站着讲话不腰疼,我嫌累。她说不上去了,爬楼梯太累,还是这样讲会儿就好。我就笑笑不语,继续听她神采飞扬地现身说法。我发现人就是这样,都爱拿自己现身说法,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述她们心目中自以为很正确的观点。对我来说,每天爬楼梯就像吃饭一样,根本不是个事儿。
鼓吹归鼓吹,我自巍然不动,全当耳旁风刮过。天天有风吹,今天十字绣,明天广场舞,要是风往哪里吹我就往哪里追,就算我是孙悟空转世也追不过来。
话说终究是跟风的多。小区的过道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堵。小区的车位一天比一天难抢。人人都将抢车位游戏从QQ农场里玩到了现实里。有的人将摩托车破三轮车废弃的席梦思反正不管什么只要是你搬不动的能占地的家伙都拿出来占位置。有的人学诸葛亮借东风,索性借着“灿鸿”(台风)的手将几棵绿化树连根拔了,硬是多出一块停车的地皮来。不管怎么玩,终归是僧多粥少,迟回家的和尚只能将车停在小区外围,或者停放到附近的体育场。最惨的是,碰上体育场搞活动,比如车展之类的,大晚上的根本靠近不了体育场,某人只好原路返回,将车停到了自家单位里,再一晃一晃地走回来。
你开你的车,我走我的路。
有一天晚饭后,我出门散步。一辆“神通驾校”的教练车在小区门口停下来,停到了路边的香樟树下。从车上猫着腰出来的居然是开出租车的魏师傅。我说你出租车不开了?他说出租车租给人家开了,每年收租金。开出租车连日转太累,生意也越来越难做。哪晓得在家里闲了几天闲得慌,就给驾校打工了。我随口说了一句,到时候我要学车就来找你啊。我其实很讨厌这种随口出,反正不是礼节性套话随便说说,比如以后见哦有空聊啊,就是随意捧人家的场。可是套话说多了,这种话根本不用经过大脑,只要嘴巴门一开,就跟自来水一样顺溜。魏师傅说好啊。只要你想去学,随时都可以找我。我现在要去健身房,要不电话号码给你一个,到时你电话我。我的手机通讯录上就多了一个魏师傅。
魏师傅在我的手机通讯录上一直安静地呆着,就像一个地下工作者一样一直下沉着。要是没有特别的时机,我想我有可能永远也不会去启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