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鸡呀鸭呀送到哪里去呀

(2013-04-18 21:20:56)

鸡呀鸭呀送到哪里去呀

 

父母做梦也不会想到,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能去美国开开眼界和洋荤。弟弟在美工作结婚生子,带孩子的事依旧是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叫上自己的老爹老娘漂洋过海去帮忙照顾。

老两口在那里住了半年回来,说是享了半年福,天天吃鸡吃肉,真噶是便宜。就是没有看见过一只活鸡或一块新鲜的猪肉,看见的买来煮的都是现成的冷冻制品。搞不懂人家为什么没有活的家禽在市场里出现,大概是美国人太懒惰之故。

美国人真噶是懒惰,只要有壳有毛难侍候费功夫的东西基本不吃,或者说不受欢迎。父母出国之际,大大的行李箱里除了带去自家吃的几斤笋煮菜干,还装下了同村堂阿叔送的十多包香榧,带到美国去给弟弟做人情。一则是他的一点心意,二则顺便也可以试水一下美国的干果市场有没有反响。弟弟的美国同事先是三克油三克油然后就是NONONO。心意领了,东西就免了吧。

近日禽流感一来,有许多大城市开始禁止活禽暂时或永久性交易。我们才恍然大悟人家美国佬懒惰背后的专业水准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如果我们都开始向美国佬看齐,我想最失落是应该是我们的舌尖。时鲜时鲜,吃的就是活生生的活在当下长在当下的现在进行时的味道。地头刚采摘的瓜果蔬菜,海里刚捞起的鱼虾,竹园里现抓现杀的三黄鸡……比如那道黄里透着白白里透着红的鲜美白斩鸡是不是也将成为历史,成为舌尖上的一道记忆?还有没有那一碗鸡肠鸡肫鸡肝鸡血鸡汁一锅端的糊了羹?没有那碗鲜得掉眉毛的鸡汁羹,越秀路上的夜排档生意会不会少一半?

有一朋友,自称脾气臭嘴巴刁,舌尖的灵敏度赛过人家五星级饭店的高级厨师。一盘白切鹅肉端上桌,她筷子一伸就知道这鹅肉是现宰现煮还是前一天的回锅。名副其实的吃货一个。要是生活在古时,行走江湖,一定会被封上“裘一筷”的名号。继裘千仞兄弟俩后,她为裘氏家族在武林名家里再添荣耀。如果鸡鸭鹅都像被废的妃子一样被永远地装进冷冻库,不知道她的嘴巴能否刁钻依旧?

当然,她只是生物链上的消费一端,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那些养殖户。我爹从美国回来后,单纯地养老觉得年轻了点,不弄点事做也太无聊。养鸡,鸡容易瘟。鸡瘟是早有历史的,只是以前的鸡瘟只会死鸡不会死人。思来想去还是重操旧业养猪好。虽然养猪也有猪周期,一年里的价格波动也挺大的。遇上个波谷期,求爹告娘的,要让市场上的屠夫上门收购比神五上天还要难。禽流感一来,猪还是受到了牵连。

看来要换个行当做做,你说做什么呢?爹摸着他日益隆起的肚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记录:梦境
后一篇:日志:听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