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着说着就成了说故事的人

(2010-08-02 22:45:30)
标签:

杂谈

    看完《茶馆》,以为没东西看了,还是按着惯性看八套的《兵峰》。这是一个不同于寻常题材的军事片,当代版的过雪山。LG嫌在电视上看太慢,下在电脑上看。我还是习惯传统的看法,这样有盼头。像说书是的,每到关键时刻,就来个且听下回分解的卖关子,吊人胃口。

    白云,雪山,部队,还有牺牲,这就是我在电视上看到的青藏高原。昨天晚上,我让萱萱吹笛子,没有曲谱,就在电脑上搜索。她喜欢吹《青藏高原》和《天路》,可惜太高,吹得不太好。有一阵子,她一天到晚哼这两歌。我说咋的了。原来是她爷爷天天在听这两首歌,为此还特地去买了个早已淘汰的录音机,买了韩红的磁带。

    青藏高原总是让人感觉神圣和想往。最早的印象来自我的舅舅们。大舅受台湾家属的牵连没能考大学,从此就开始了他辗转全国各地的马路建筑队之旅。打越南自卫反击战的时候,他在广西承包了一个大工程,让我父亲带人手去。我父亲从村里带了一个木匠和石匠。父亲回家时在灰色的人造革包里拿出两个菠萝,已经烂掉了一半。他说,晚上睡下能听见对面的枪炮声。后来,大舅在西藏找到了新的工程,我父亲没去,我那高考落榜的小舅舅顶替他去了,带着他正在热恋的姑娘,带着他的浪漫诗意。我给他写信。他回了好几张信纸,信里还夹了几张照片。照片的底色是泥巴的颜色,上面的人也是灰头土脸的,有一个藏族老乡牵了头毛驴。旁边是一条很狭窄的河流,小舅说那就是雅鲁藏布江。我很是失望,跟我想象中的太不一样了。想是这样想,舅舅们依旧是我当年的偶像,他们走南闯北,远远地超越了我那平凡的日常生活。

    大学四年,是我沉沦的四年。临大学毕业那个夏天,我给父亲打电报,我要去西藏。父亲马上回了急电,先回家,一切都可商量。后来好象就轻易地和平解决了,我最终回了家乡。至今我也搞不清楚,我为什么会头脑发热,想逃得远远的,谁也找不到。是不是中了郑均的毒,那个年代,满大街都在摇滚,回到拉萨,回到那阔别已久的家。

   说起来,这是我少有的头脑发热。我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让家长省心的乖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