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看书方法。
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此话有两层意思,一则自然是有借有还的期限性强迫着你加快阅读进程;第二层的意思是对于大部份知识分子来说,穷苦的命运始终如影相随,对书的痴迷度与其购买力永远是相背离的两条抛物线,能借到书已是他不错的运气。
书是借到了,因经济条件限制,还是做不到想看就看。无论说书生多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除非是生长在富贵之家,穷苦出身的书生在白天还得为生计劳苦。只有在漫漫无际的长夜里,总算有了难得的空闲。上帝说要有光,人间就有了光,可那个光只能照亮一半的时间,照不亮夜的黑。没有电灯,富人就点煤油灯,穷人点不起煤油灯,反正睡觉也不用灯,许多劳作的人民就早早地息了。可书生不行,他的夜读生活才刚刚开始,就象如今的时尚一族,黑夜才是他们绽放自己的真正舞台。
黑暗是黑暗者的通行证,每个时代都会有一群蝙蝠一样的人,他们总是在黑夜里行动。在那月黑风高之夜,一心密谋着推翻政权窃取皇位的野心家开起了碰头会,报国无门只能为民除害的蒙面大侠在飞檐走壁,偷不到国家只能干点偷鸡摸狗小勾当的君子爬上了梁,不偷国又不偷财物的风雅人在朦胧的月光下偷那无价的美色,自以为窃色不算偷也。
可作为一名书生,阅读是他的前世宿命,是他一生做不完的功课,任是这世界千变万化,都挡不住他看书的瘾。穷书生自有穷办法,在墙壁上打个洞向邻居借光,在夏天里向飞舞的萤火虫借光,在冬夜里向清冷的白雪借光。书都借了,也不在意再借点光。借米借盐借铜钿,借贷是他们维持生计的重要手段。比起如今的“负翁”和“房奴”群体来说,他们的借贷只是满足眼前最低层次的生活和精神需求,而不是为了更好的享受去预支未来的钱财和生命。
有了书,有了光,他们的心灵终于在黑夜里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