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里起来上厕所,听见风扑打窗门的不平声。再次躺下时,脑子里居然钻出那句“一夜北风紧”来,那几套早就购置的秋衣搁置了整整一个多月终于迎来了它们的时刻。
到总工会图书室去借书。因为天热,整整一个夏天没有去过。两位管理员用惊奇迎接我的到来:来了!是呀,天凉了,又来跟你们打交道了。偶尔也会在路上碰到他们两位,象碰到熟人一般跟他们打招呼。那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一米八几的身材,总是腰板笔直、意气昂扬地走在路上,让我怀疑他的真实,好象他不是来自于死气沉沉的生活,而是电影中的某一个角色。
有什么新书呀?你都半年不来了,新书早就变成了旧书。呵呵。那倒也是。这个图书室更新的频率还是很可以的,基本上每个月都有新书上架。挑了好长时间,就象皇帝检阅他好久未见的嫔妃,饥渴中无所适从。最终借了本祝勇的《旧宫殿》。
化了一个夜的功夫,从头到尾一气呵成看完了全书。感觉很爽。
印象中祝勇是写美文的,早年经常在《辽宁青年》、《读者》这样的杂志上看到。后来过了看这种杂志的心情,对那种以一点平凡小事折射大道理的所谓哲理文章很是反胃。近来,在洁尘的博客上看到她接二连三地介绍女人书,突然对看小说有了很强烈的欲望。人就是这样奇怪,前阵子还在自言自语地说成人后很少看小说,因为奢侈和浪费。真的是话一出口就过时,心态转眼之间就改变。不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生活处于相对复杂,心态比较不平衡时,我的阅读胃口就会挑选简洁清淡的散文来缓和心情;反之,当生活趋于平淡,心态太过无为时,就会挑选情节饱满的小说来填补空洞。
祝勇的这本《旧宫殿》自然不属于美文一类,应该是历史小说,又不完全是,有一丝武侠的影子,有大量考证的文字,有他擅长的散文底子,又有小说的结构体系。文后,文坛大家都作了评论,说是文体的创新。祝勇自己也说因为厌倦了写散文那种得心应手,所以想变变化样。对于我这样从小对历史好奇,又比较偏向于散文,刚刚对小说有点热情的人来说,正合胃口。
带着满足的疲劳睡去。在梦里我听见自己对别人说,我也想写不是小说的小说。
前一篇:流水:那些姿势如此永恒
后一篇:目击车祸:请放慢你前行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