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画市场景气低迷,深圳画廊寻求出路

(2006-06-29 10:14:24)
分类: 闲言碎语

尽管深圳的国民生产总值居广东老二,尽管大芬村的装饰油画90%出口欧美、中东市场,深圳的书画市场远远落后于全国甚至周边的佛山、顺德、汕头等是不争的事实。

当真“文化沙漠”生长不了娇嫩的艺术吗?文博会上各个文化产业都是捷报连连,唯有国画这一块的冷寂让圈内人汗颜。

而笔者由此走访了一些画廊,算是抽样的市场调查,不尽详实,仅作一家之言——

 

发现问题:

1收藏者信心不足,只能是小打小闹,或者驻步观望。

2经营者底气不足,像艺术的独行者,难有大的动作。

3市场准备不足,拍卖和市场流通中假画赝品泛滥,打击收藏者的兴趣和热情,故而形成不了大的气候。

 

分析问题:

1从创作方面看,原创艺术得不到足够重视,学术水准不高,少有精品力作产生;对比大芬村的复制工艺发达得政府力推是天隔地远。

2从市场角度看,多数画廊定位不准确,最终沦落为以工艺美术、行画为生;一般画廊只会看名头,没能力代理自己的画家,主动性不够;发展规模受局限,市场运作不成熟。

3从消费方面看,收藏气氛不够浓烈,传统书画艺术的欣赏经验稀薄;文化底蕴不足,造成文化消费观念薄弱;收藏意识淡薄,看不到书画收藏的“潜力空间”和发展前景。

 

解决问题:

就我个人观点,其实在画廊的运作经营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其他同行的成功经验,恢复市场理性,使之健康、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规范经营方式,形成行业自律,杜绝假画、劣画进入市场的流通渠道。画廊应以促进优秀民族文化传播为宗旨,以推动当代艺术走向民从为己任,提高自身素质和学术水平,组织普及性的鉴赏展览,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艺术的影响力,培养自己的消费群,并通过诚信经营维护收藏者的利益……

 

 

(弄这一个提纲的缘起是前段时间在古玩城走访时,卓氏画院和墨一堂画廊等提议组织一个深圳画廊的座谈会共同探讨发展之计,试着作了一个提纲,算是我个人对市场的一点理解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