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魔鬼——曾让我失眠的西德尼吕美特

标签:
西德尼吕美特娱乐 |
很惭愧,只看过吕美特的三部电影,只这三部,已让他成为我最爱的导演之一;
大概是三年前的一个冬夜,情景很清楚,靠着暖气边上看窗台上17寸的台式机显示器放电影,硬件有点过期,看高分辨Rmvb都有点卡,手边还有三瓶啤酒,看的就是《在魔鬼知道你死前》。酒没了,电影也看完了,微醉,再看一遍,字幕结束,视频停掉,已是凌晨一点多,又出门和朋友喝酒,回来四点钟左右,倒在床上还是半晌睡不着。那一夜很兴奋,不只因为看到一部好电影,也因为看到一个好导演,而恰好这个好导演的作品让我失眠了;
有些人的电影,看不到一半就睡了,有些人的电影,看到多少遍也不会倦,前者是这世界上的大多数导演,后者,以西德尼吕美特为代表;又过了很多天,下载了吕美特的《热天午后》,那大概是几年内看的第三遍,很棒的电影,不再只是因为帕西诺和凯泽尔的表演,也不只因为传奇般的故事,而是因为电影有一种灵性,在骚动的年代呵护每一个骚动的灵魂,这大概就是我对吕美特电影的全部感受。并没有《魔鬼》那么强烈,但还是存在。去年的十月份左右,又看了一遍《十二怒汉》,除了伟大,想不到别的词来形容。但我还是更喜欢《魔鬼》,毕竟有些时代、有些情怀我没能力更多的理解和接收。
吕美特是一个好导演,因为我至今记得那两个画面,父亲在街道边远的看着他的孩子在楼房里出来,同时响起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旋律,还记得父亲在医院里扼杀了他的孩子。有些感受,很难解释,但就是那么强烈。也许,可能是通过这些画面,我看到了人类和我的寂寞;
吕美特是一个理性的斗士,他喜欢以寡敌众,攻击体制,但他的愤怒并不盲目,而是宽容、耐心的和每一个固执的保守派进行辩论。就如1957年的《12怒汉》;吕美特是执行主义者,以身作则用电影讲述人们的思绪,用发自内心的呐喊,把孱弱的主流训斥得瑟瑟发抖,就如1975年的《热天午后》;吕美特还是一个温柔的魔鬼,他总能看得见人性中隐藏的病症,那些让所有人都为之惶惶不安的弱点,都放在他的电影里,放大,形成震撼,让你失眠。就如2007年的《在魔鬼知道你死前》;
吕美特离开了,我并不太懂你,但很怀念,人间再无“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