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站起来》:兜售快乐比贩卖悲情更感人

(2011-03-04 04:21:13)
标签:

站起来

宋学文

敏卉

励志片

娱乐

《站起来》:兜售快乐比贩卖悲情更感人


以残障人士为主角的电影已经非常多了,而且每年都拍,但套路基本没变过,无非是讲角色如何忍受病痛战胜残缺,凭闪光的灵魂去超越意志和肉体的极限,获取惊人的成绩,去年还有《127小时》这样话题大于内容的好莱坞作品。所以看《站起来》之前有些担心,怕又是一部《隐形的翅膀》,无意贬低另一些生命的勇士,只是《翅膀》捧场奥运会的价值观过分主旋律了,人各有志,我从不鼓励任何人成为冠军式的英雄,赛道上拼命跑在最前面的人值得尊敬却不值得羡慕。

 

 

很好,《站起来》演的就是一个真正的强者,苦中作乐的自强自救要大过赛道高手,兜售快乐也远比贩卖悲情更感人,尽管他残缺得让人一眼看上去有点揪心,尽管他没什么大本事一度靠要饭度日,胸中最大的志向就是向公家讨一对假肢,尽管他拖累着一双父母和女朋友还不见愧意,尽管他总是凭着一点小聪明在并不高明的小把戏中自娱自乐,但这个叫宋学文的青年人比很多健康人都懂生活,比很多冠军式的英雄更珍爱自己,也懂得如何爱人。

 

故事就是从青年工人宋学文无意从拾到一根“链子”讲起,他因链子的核辐射被截去了双腿、左臂、四只右手指,两年后大病初愈,已经成了失去自理能力的废人。开场用很短的篇幅就把气氛拢得非常沉重,而主人公躲在伞后和父母身前的镜头也是非常压抑,好在剧情随后锋头一转,从一通故意打错的电话、和幼儿园女教师杨光互相电话猜谜解闷开始,宋学文用顽皮的行为打破了这种压抑,后面的故事则渐行渐快,特别是他和杨光的相处,下棋,学着照料自己,行为幼稚却挺真实,毫无蓄意的煽情,银幕上散发出一种自然而然的幸福感,让观者也格外享受。

 

以一对青年人离开吉林去北京寻访公道为界,影片在后半部分加重了一些对现实问题的描写,两个人先后遇到了狡猾的骗子,冷漠的官员,粗暴的领导,按章收钱的律师,等等,展现人心不古的同时对体制和社会形态也有所触碰,好在没有用强硬的论调去评判对错,而是以男女主人公的很宽容的主观视角化解了理应爆发的愤怒,这份胸怀实属罕见,符合《站起来》的主题。

 

可能是创作者无意纠缠于社会问题,也可能是主人公的个性已经天然的破解了重重磨难,宋学文和杨光从小租屋到废墟中围起的篷屋,无论是被骗、被冷眼,被欺侮,始终能在捡瓶子、吃“西餐”、卖人参、捏脚、找工作这些原本苦味十足的人生剧情中得到快乐,这些生动的片段富有很大的趣味性,可是整体气质比较统一,也使故事后半段缺乏节奏的变化,韵律过于平和。另外,宋学文亲身演绎自己的故事,举手投足和语言都活灵活现,真实感无需质疑,只是毕竟不是专业演员,他在影片前半段刚出院的戏分没能很好的进入非常沮丧和自卑的状态,略有瑕疵。

 

概括一下,女导演敏卉执导的《站起来》没有像以往的励志电影那样打鸡血似的积极向上和惯用的残上加惨、暴力式煽情法,这部电影展现出一个非常人士在苦难磨难中自我酿造的快乐,有人性、很温和的一种状态,电影值得在看完后深思片刻,这样一个时代,幸福到底是如此简单,还是那么艰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