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清明缅怀(二)-----我的奶奶
(2007-03-29 08:31:23)
我的奶奶是个标准的农村妇女,给人的印象是柔弱朴实,别看她缠着小脚,可走起路来却是急匆匆的,永远是那么的慈祥,那么的忙碌,每天都好像有做不完的事。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奶奶朴朴实实、宽容厚道、心地善良、勤俭节约,回忆起一幕幕难忘的往事,脑海里便浮现出她的可亲的容颜,仿佛又看到她捂着没牙的嘴唇,在呵呵地朝着我笑……
奶奶年轻时是远近闻名的女红能手,她绣的花品种繁多,随手能剪出各种鞋样,向她讨花样和取经的大姑娘、小媳妇络绎不绝。在她三十多岁时,生了一场大病,前后看过各式江湖郎中,庸医给她开过两次刀,都是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先喝一大碗白酒,再“手术”的,结果落下了顽疾,吃什么漏什么,俗称“小肠痈”,到解放那年已经快不行了。是爸爸把她接到南京,在军区总院得到了彻底的治疗,光肋骨就拿掉四根,起死回生又活了四十多年。
奶奶是个踩着蚂蚁都心疼的老太太,对人特别地慈祥,可偏偏二婶婶对她不好,每次回家我和弟弟都是先头部队,一路小跑先爸爸和妈妈到家,但都发现奶奶躲在灶堂门口哭。长大之后我才明白为什么爸爸执意要回老家,很大的原因就是为了把爷爷、奶奶和二叔分开来住。他没要老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爷爷怎么也不服气,说都是爸爸忙起来的,凭什么不要?但爸爸一点也不后悔,他现在总说,就是为了要爷爷和奶奶多活几年,他感到非常地欣慰。所以奶奶对我们特别得好,平时做一些我们喜欢吃的酒酿啊、糯米元宵、馄饨什么的,都要爷爷赶快送上城来,就怕我们吃不到。
我小的时候很偏食,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患了严重的缺铁性贫血,是奶奶给我找来偏方,每天三只荷包蛋,一勺红糖,半勺猪油,连吃了三个月。害得我到现在都不喜欢吃鸡蛋。我要是吃剩饭,奶奶可不轻饶我,说是“粒粒皆辛苦啊,你要是不吃下去,要遭天打五雷轰的!”我将信将疑地问妈妈,妈妈笑着说:“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不过我还真的改掉了吃剩饭的坏毛病。
每次回家我都是和奶奶睡,奶奶都要把我冰冷的小脚丫放在心口上捂。以后大了,我知道心疼奶奶了,也把奶奶的脚放在心口上,就是不肯让她抓住我的脚,但她偏不依我,说不把我的脚捂热了,她睡不着觉。
我工作以后,经常替母亲回家帮奶奶洗衣服和被单,为赶太阳,我一大早就骑车从城里出发,真是归心似箭哪,以二分钟一公里的速度飞也似的往家赶,奶奶好像是心有灵犀,总是在村头等着我。我在河边洗,奶奶就搬张小凳坐在旁边陪我,听我讲家里的事,单位里的事,看到幸福的笑容洋溢在她的脸上,我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奶奶从来都不肯到城里去住两天,不是说家里的鸡没人照应,就是说她晕车吃不消颠簸,可我就偏不信,软磨硬磨说服奶奶坐我的自行车,哪知她老人家坐自行车也晕,在半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骑虎难下,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我干脆用手帕蒙住奶奶的眼睛,要她搂紧我的腰,一路上不断地和她说话,小心翼翼地、总算安全地把她拖到了家。爸爸和妈妈大吃一惊,说:“这姑娘胆子也真大,奶奶可是有高血压的呵,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得了!!不过,你这个奶奶也只有你能对付她!”
那年我在外读书,晚上临书桌的窗前不时地有鸭子的叫声,我奇怪地想,学校里哪来的鸭子,有人吓我说是鬼在叫,我才不相信呢!但我还是不敢出去看。第二天凌晨,门房叫我接长途电话,爸爸说:“奶奶不行了,你赶快乘早班车赶回来!”在车上我就在想:昨天的“鬼叫”,难道真的是冥冥之中奶奶在呼唤我?给我传递信息?我一下车就三步并两步往家赶,气喘吁吁赶到奶奶的床前,拉着奶奶的手连叫了几声“奶奶!”奶奶看了我一眼就闭上了眼睛,嘴角还含着微笑。真是“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啊,妈妈含着眼泪告诉我:“奶奶一直叫着你的乳名,在期望着、等待着,所以你爸爸才打电话让你回来的!”一种“肠皆寸寸断”的感觉油然而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奶奶离我而去已有十六年了,她老人家活了84岁,村子里的人都说她很有福气。年轻时勤俭持家,晚年生活好了,她居家还是粗茶淡饭,很少享受,不图享受,不会享受。镜框中的奶奶无比安详,慈善的目光静静地注视着我,她的眼神,她的姿态,她的沉静,一如从前。在一缕淡淡的夕阳的映照下,好像她就从那斜阳后面的幽暗中走了出来……
写于:2002-03-30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