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郭光东
郭光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18
  • 关注人气:2,6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病艾滋病人,世博欢迎你

(2010-04-28 01:27:16)
标签:

奥运

麻风病

入境限制

艾滋病

外国人

中国

杂谈

分类: 法律的事

    【博主按】两年前,我曾建议修改中国禁止艾滋病人入境的法规(载2008年6月5日《南方周末》),不要一遇到国际活动就“特事特办”,“皇恩浩荡”地临时允准艾滋病人入境。这样的法外开恩,一则破坏法制,二则仍会给艾滋病人带来歧视感。好在今天国务院终于修改了施行近20年的两个法规,正大光明、名正言顺地允许艾滋病人入境了。这,大概算是世博对中国的惟一推动。

 

我国不再限制患艾滋或性病外国人入境
2010年04月27日23:2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陈菲)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的决定》。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两个决定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两个决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两个决定分别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七条第(四)项的规定。两个决定的实质内容是一致的,即:取消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外国人的入境限制,并限定禁止入境的患有精神病和肺结核病外国人的范围。

 

  问:为什么要取消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外国人的入境限制取消入境限制后,会否引起相关疾病在我国境内高发和传播?其他国家和地区是怎么做的?

 

  答:1989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和1986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都明确限制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的外国人入境。上述规定是基于当时对艾滋病等疾病的认识作出的。随着对艾滋病、性病、麻风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限制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的外国人入境的做法,对本国疾病防控工作的作用十分有限,反而屡次成为我举办各类国际活动的一个不便之处。为此,有必要修改这两个实施细则,取消相关入境限制的规定。

 

  取消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外国人的入境限制,不会引起这些疾病在我国境内的高发和传播∑学证明,日常接触不会导致艾滋病、性病、麻风病的传播。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性行为和母婴垂直传播,性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麻风病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传播,日常接触均不会导致上述疾病的传播。同时,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很难存活;麻风病的传染率很低,即便感染也仅有5%的发病率;性病、麻风病都是可以治愈的疾病。我国近年来的多次大型国际活动实践表明,允许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的外国人入境没有对我国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不良后果。我国1990年举办了北京亚运会,1995年举办了世界妇女大会,2007年举办了全球基金理事会会议,2008年举办了北京奥运会等。我国举办这些国际活动,根据实际需要,都采取了由国务院批准,临时允许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外国人入境的做法,不仅没有对我国公共卫生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反而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多数国家和地区不限制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的外国人入境。目前,不限制患有艾滋病外国人入境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10个;韩国与美国也分别于2010年1月1日和1月4日取消了对患有艾滋病外国人的入境限制。同时,绝大多数国家都不限制患有性病的外国人入境。而据马海德基金会介绍,目前除中国外,其他国家均未限制患有麻风病外国人入境。此外,2008年6月18日第8次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通过了《撤销对麻风病患者和麻风病治愈者及其家属的歧视》决议案,强调麻风病病人应当与普通人享有同等的权利。我国政府签署了该决议案。


艾滋病人奥运入境不宜再“特事特办”
(2008-06-05)

 

性病艾滋病人,世博欢迎你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夺冠的洛加尼斯(中),赛后查出感染艾滋)

 

性病艾滋病人,世博欢迎你

 
(1988年汉城奥运会洛加尼斯成功卫冕跳板、跳台两项冠军)
 

郭光东

 

    6月3日,北京奥组委发布了供外国人参考的《奥运期间外国人入境出境及在中国停留期间法律指南》。依该《法律指南》,奥运期间,中国可能对患有艾滋病的外国人敞开国门。

 

    此举出发点开明良善,且尊重奥林匹克惯例,但有一点须引起注意,即,它与现行法律相悖。

 

    1986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规定,患有精神病和麻风病、艾滋病、性病、开放性肺结核病等传染疾病的,不准入境。北京奥组委并无立法权,由其根据现行法律编写的《法律指南》在转述《实施细则》这一条款时,何以独独漏掉“艾滋病”一项?

 

    的确,随着医学对艾滋病毒传染渠道的厘清,世人不再谈艾色变,艾滋病人权益近年越来越受世人重视,自由在国际旅行即为反艾滋歧视的一项内容。据报道,中国也曾承诺奥运期间尊重这一国际惯例,开放艾滋病人入境。但是,依据法治理念,再怎么善意的承诺,也必须限定在法律的范围内,逾越当为违法。

 

    事实上,一些特殊时刻,中国国门就曾临时向艾滋患者敞开。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中国一度解除艾滋病感染者入境禁令;1995年9月在京举行世界妇女大会时,中国准许国外女性同性恋者及艾滋病患者入境。据悉,“这些都是特事特办”。

 

    尽管这些临时举措表明了中国克服成见的开放姿态,但一再“法外开恩”总归留有法治缺憾。北京奥运召开在即,诚盼尽快修法,去除歧视条款,以便“开明”、“守法”双效齐收。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1b4c301009rae.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