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郭光东
郭光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3
  • 关注人气:2,6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问省长,您吃了吗?”

(2009-03-19 01:09:20)
标签:

假记者会

民众

新闻发布会

官员

幽灵

杂谈

分类: 新闻的事

“请问省长,您吃了吗?”

 (很多采访是这样的哈,左边女生最敬业)

 

郭光东


    一个幽灵,弄虚作假的幽灵,在记者会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假记者会的在场记者、新闻界和全国民众,都应该联合起来。


    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记者已经愤而披露两起记者会造假事件。


    《财经》记者报道,在3月6日四川代表团新闻发布会的记者自由提问环节,无论与会记者如何努力举手,主持人都只点桌前放有标牌的“官方主流媒体”记者提问,而且这些被点到的记者只是拿起桌上打印好的纸条照着念,然后省领导再低头念手里的文件,一切提问与回答都在“计划内”。


    《新快报》记者披露,在3月7日云南代表团开放日的记者提问环节前,工作人员给相熟的记者一份列有问题的采访提纲,并提醒记者按问题序号提问,40分钟的记者会里,所提问题无一涉及云南最受关注的“躲猫猫”事件,仅有涉及东盟合作、教育改革、生态环境等宣传本省的事项,且回答者准备充分,甚至埋头念稿,一问一答“内定”痕迹明显。


    除此之外,很多网友更从“两会”的其他新闻发布会上体会记者提问的水分。以3月8日的四川灾后重建新闻发布会为例,网友发现,境内外记者的提问水准高下悬殊,境外记者的问题大都是民众关心的,而中国大陆记者的提问往往没盐没醋,毫无新闻性,甚至这些问题从公开的官方文件中都能找到标准答案,非但疑似“奉旨提问”,还涉嫌故意挤占其他记者时间。


    更有甚者,有人竟猜测,是不是很多记者会的提问都是事先审核批准的,不批准的不能问?是不是官员和记者都事先商量好,然后再演给公众看?是不是自问自答已经成了记者会的潜规则?


    呜呼!果真如此,这种愚弄感将让人何等地悲凉。原以为政府信息公开,未曾想却当了一场戏的看客。仿佛一切都如许茹芸在《独角戏》里哀怨地唱着:


    “是谁导演这场戏

    在这孤单角色里

    对白总是自言自语

    对手都是回忆

    看不出什么结局

    自始至终全是你

    让我投入太彻底

    故事如果注定悲剧

    何苦给我美丽”


    是啊,何苦给我美丽?媒体乃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问就是代表公众发问,如果政府不愿正心诚意与民众交流,那就无需装模作样,弄个记者会的亮丽民主外壳而自问自答,完全可以像以往那样下发新闻通稿让媒体照登即是。徒有外表而无实质,不仅有违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更背离了最基本的人伦道德——诚实。


    的确,在中国,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还是近几年才流行开的政府信息发布形式,官员不适应甚至惧怕与媒体打交道也在情理之中。官员的媒体素质,很多还停留在“善管”媒体的阶段,尚不知如何“善用”媒体,更谈不上“善待”媒体。但是,舆论的开放,社会的进步,终究要求官员习得公关技巧。而在此之前,更重要的是,官员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记者会上不慎说错话,民众可以谅解,但是弄虚作假开记者会却是一个巨大的道德丑闻,人民有权问责。


    一定意义上,假记者会类似于假唱。对于假唱,管理部门都在打击,观众都在声讨,但是,对于比假唱性质更恶劣的假记者会,尚未听闻有惩戒的先例,甚至声讨的声音也罕见。我们不能再见怪不怪下去,假记者会的在场记者、新闻界和全国民众,都应该联合起来,行动起来。这其中,最直接的力量还是假记者会的在场记者。假如你无缘“内定”记者,记者会去了白去,那不妨把内情公之于众,让这台戏穿帮;假如你有缘“内定”记者,但愿你摸摸自己的良心,别甘当托儿,不妨干脆这样提问:


    “请问省长,您吃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